三枪打中了谁?(下)
(2010-01-26 13:13:12)
标签:
三枪双面胶蜗居张艺谋潘虹小沈阳杂谈 |
三枪打中了谁?(下)
看来不是我独自对三枪有意见,在我认识的人中间,除了北大张教授,真的就几乎没有人为三枪叫好。只是有一天坐在车上,同《民族文学》的司机小俞聊起来,京城的道路上车流滚滚,走几步堵几步,他歪着头,无所事事地搬动着方向盘,说:“咳,那不就是一个无聊嘛。”言下之意,较那个真干嘛?现在无聊的事多了。
后来,小俞突然兴致勃勃地带来一个光盘,说这是个让人能看得进去的电视剧,其实已经播了好些时的《双面胶》,演这部电视剧的女演员海青又演了《蜗居》,小俞说这两部戏真逗,说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比如住房啊,看病啊,上学啊,白领忙碌啊,婆媳关系,夫妻感情啊等等。琐碎的很,但一看就看进去了。
在这前不久,我还恰巧看了《蜗居》。有一天到家附近的超市买东西,顺便遛达到旁边的小商品市场,发现卖什么的都有,比如各种电影电视剧光盘。一位烫发的中年妇人拦住我,推荐她手里的碟,就说这《蜗居》好看,她一边说一边嘴里啧啧的,说我自己就看了两遍。要说做腻了肉的人不爱吃肉,卖碟的人就不爱看碟,但这女人就说好看。于是我就买了。当天一看,果然,耽误了我大半天搭一个半夜的功夫,早晨起来,头昏昏的往后海去,生怕跟人谈民族文学谈岔了。
娲居为什么会吸引人呢?一想其实没别的,就是说的身边事,说的跟老百姓的痛痒相关的事。如果要挑毛病的话,还真不少,但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它的真切,说的是人话,能感觉出这编剧和导演对当代人的关切和怜惜,能感觉到当今时代生活的烟火气。
《双面胶》显然与《蜗居》是姐妹篇,表现的都是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不管里面有多少斑疵,但它好比一面镜子,让我们能照出当今的人生,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还值得一提的是,《双面胶》里出现的是一批真正意义实力派的演员,尤以扮演两对父母的潘虹等人光彩夺目。潘虹似乎一直是位不事张扬的优秀艺术家,虽然她在《双面胶》里扮演的虚荣抠门的上海妇人只是个配角,以她的名气可以说是屈就,但她演得丝丝入扣,用心到了每一个细节。我想这不仅是潘虹等人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也在于他们对剧本的理解把握得心应手,自如地调动了个人丰富的生活积累。
相比之下,三枪类的苍白是无法给演员提供更多创作空间的。昨天参加首都版权界的迎春联谊会,相见的朋友聊天时,有人提供了一副对联:赵本山寨张艺谋财,孙红雷人小沈阳委,横批是:三枪毙命。凭心而论,孙红雷小沈阳都是好演员,不管他们来自哪个行当,都是精彩人物。但可惜三枪让这几位瞎忙活了一场,看孙红雷在那里摆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想做得深沉或冷峻一些,无奈内心找不到支撑,眼神是空洞的。即便束紧身子从那洞里钻进钻出,又骑着马昼伏夜奔,弄得神出鬼没的迹象,狠不得逼到观众面前问:你怕不怕?你怕不怕-----?观众就是死活不受感染,既不会心生惊惧也不会心生喜悦,当然更没有什么感动可言。
或许张导会说:我就是做一贺岁片,想让老百性一乐。怎么了?实在话,对张导的批评其实并不是针对他个人,在大家所评选的2009烂片排行中,毕竟三枪只是其中之一,更何况排在第一第二的还有甚者呢。可张导的影响和知名度让他被典型化了,被充斥精神领域里的虚幻无聊弄倒了胃口的读者和观众对张导的期待变作了怨怼。
这一点,张导应该以为骄傲和痛,如果还有着人们一直期待的艺术良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