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记西行712茫崖篇

标签:
旅游文化杂谈历史图片 |
【漫记西行712茫崖篇】还没到新疆就醉了。不是青稞酒喝的,而是水上雅丹的魅力度太高,看都看醉了。不是在无人区么?怎么到了水上雅丹呢?得从昨天说起。在可鲁克湖景区时,卖酸奶给我们的小贩说,如果担心晚上没地方住宿,可以把车开到水上雅丹景区,就睡在车上,第二天又看了风景,不是一举两得么?我们记住了这个景区,但并不知道它具体在哪条路上。当我们赶到涩北(东台)时,天将黑(8点半),不想再走,咬咬牙,住了铁皮棚屋。发现客店外面有水上雅丹的广告,一打听,才知道它在前方50公里。除了床位和被子外,老板只给我们提供了两样东西:一暖瓶开水和一瓢冷水,后者是供晚上和早晨洗脸的。水太金贵了,是向运水车买来的,有时一桶水放了几天,都舍不得用,水质都坏掉了。棚屋窗户锁不上,在荒郊野地里,这可有点吓人。一位施工的岳阳老乡安慰我:这里还算安全。我找到一块门板靠在窗口,若有人进来,至少会有个响动。本来不想动店家的被子,但夜里实在太冷,就扯开盖上了。房间有电,没wifi,可用自己的3G流量。早晨起床,吃了第一盒自发热米饭,倒不是店家没有吃的,而是担心店家舍不得用水洗肉洗菜。水源少,风沙大,昼夜温差大,是柴达木盆地生活生产的大敌,我们算是领教了一回。饭罢,7点多就出发,果然在50公里后看到了那个水上雅丹。从公路上俯瞰,游客中心正在修建,几个蒙古包旁边停了几辆自驾车。景区服务正在草创中呢。结合我们前后看到的涩北气田、台吉乃尔气田、青海锂业、中信国安、中国五矿集团、青海金瑞矿业等企业入驻柴达木盆地,说明无人区的情况正在逐步改变,而唯一的水上雅丹景区正在吸引游客到来。景区的道路没有修好,我们沿着前面车辆在沙山上走出的车辙开到蒙古包前,然后徒步前往湖边。蓝色的湖水,配着形态奇特的赭色雅丹山包,在朝阳照射下,展现出西域粗犷而神秘的风情。我尝了尝湖水,没有咸味。有可能涩北出售的水就是从这里运去的。我每到一个湖,都要试试湖水的味道,在青海湖、尕海盐湖和托素湖都试过。一拨游客在拍照,我们也拍了不少,满意而返。西行约30公里,到了西台,这里有加油站,也有简陋的食宿供应商。出了西台,约有十公里水毁路面,看上去好像路上结冰了,路牌也提示路面很滑。不对啊,22度呢,怎么会结冰呢?我停车,下去摸了摸,发现不是冰,可能是水淹后留下的盐碱。公路夹在两湖之间,左湖蓝,右湖绿,湖上和湖岸有大批漂亮的不知名水鸟,能游水,也能飞翔。大胆地冲着车子斜飞过来,或者从车顶上飞走。上百只鸟在车旁一齐展翅起飞时,那种优雅与祥和,仿佛是天国才能看到的动人场景。缓速通过了水毁路面,又有陆地雅丹摆出各种造型。从这里开始,无人区有点名副其实了。几十公里无车无人。风沙弥漫在空中,遮住了太阳,封锁了蓝天,好像即将有一场沙尘暴降临,弄得我们有些紧张。景色是那种令人绝望的荒凉,除了公路以外,黄沙淹没了一切。我们希望在一百多公里前方的黄瓜梁歇息片刻,但始终没有看到这个休息点。然后海拔逐渐增高,从2700米增至3400米,下山后降至3200米上下,直到茫崖,也没有改变。经过老茫崖之后,在距离新茫崖还有十几公里的地方,看到了中铁十五集团在修建格尔木至库尔勒的格库铁路。再往前去,车子行驶在油田之间,两旁都是磕头机,此起彼伏地点头欢迎我们到来。出乎我们的意料,茫崖是个规模颇大、整洁有序的镇子,花土沟机场距离镇子只有几公里。它原来就叫花土沟,可能是茫崖镇把它兼并了,成立了直属德令哈市的茫崖行委。镇上可以找到符合现代文明的宾馆,我们在玉昆仑酒店下榻,收拾一下从无人区带来的尘垢。这里也有很多美食,我们又吃上了葱爆羊肉。明天我们行车一百公里,就可以抵达新疆的第一站依吞不拉克镇。它属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若羌县。若羌是我国辖地最大的县,以前曾是羌族人的驻地。一个羌族少年吹着笛子,用如怨如诉的曲声,询问春风为何不肯渡过玉门关,来催生戈壁上的杨柳。这就是我对古代若羌的想象。我们在若羌境内,将从阿尔金山无人区和罗布泊无人区的边缘走过,好在若羌是新疆的治安模范县,似乎没什么可担心的。离开若羌后,前往且末县和民丰县,然后从民丰境内世界第一条沙漠公路北上,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前往库尔勒、库车和乌苏,再从新疆的第二条沙漠公路南下到和田,然后从和田北上伊犁。我们计划在南疆行走的路线,像一个躺着的S。我把315国道从小柴旦到茫崖行委这条路上的情况记载得详细一点,因为网络上实在是缺乏这方面的信息。我提到的地名,大多数在地图上查不到,也没人提过上述大企业布在盆地里的棋子。我们认为这条公路是好走的,只要在几个小时内耐住寂寞,就可以顺利地走到新疆的东南大门。但愿我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到后来的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