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连载·237)

(2008-12-06 09:07:36)
标签:

湘军

连载

237

文化

分类: 湘军

湘军(连载·237)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237

    曾国荃和彭玉麟在天京的西南方奋力争夺地盘时,在江苏的东南角上,李秀成的太平军正在与外国军队奋战。

    华尔的洋枪队于5月17日会同英法联军攻克奉贤。法国提督卜罗德中枪身亡。清廷下诏,赏给卜罗德的家属貂皮和彩绒,以示抚恤。

    洋枪队和英法部队于5月18日攻克柘林。李秀成身在苏州,听说嘉定和青浦已经丢失,亲自率部增援太仓。

    清廷知府李庆琛正在率部攻打太仓,兵败身死。太平军出动所有精锐攻打青浦和嘉定。英法将领见太平军兵力强大,十分害怕,命令部队突围,掩护主力撤出嘉定,并强携清廷官吏一同撤走。太平军重新进占嘉定。英法部队返回上海,不再出兵。

    太平军乘胜南下青浦和松江,攻打泗滨,将守军全部驱散。接着,李秀成分兵奔赴虹桥与漕河泾,距上海只有二十里。

    李鸿章知道现在湘淮军必须唱主角了。5月30日,他急令程学启等人率部从浦东返回上海,扼守虹桥。在安庆向曾贞幹投降的程学启,现在是他手下的一员大将。

程学启的部队行动迅速,于6月2日在漕河泾打败太平军,第二天又打败从泗滨增援的太平军。然后,程学启率领一千五百人推进到新桥泾扎营。刘铭传和潘鼎新的部队攻克南汇和川沙,浦东逐渐安定。

    太平军一时无法深入上海周边,便回头对松江发起猛烈的围攻。华尔和李恒嵩分兵在各个城门拦截,太平军伤亡颇重。华尔得知青浦被围,提议放弃青浦。6月9日午夜,他从洋枪队中挑选出精锐的军士,突然击破天马山,从炮路突入青浦,将米粮军船全部焚毁,然后死战出城,集中兵力防守松江。

    李秀成继续集结兵力,准备再次攻击上海。6月17日,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和纳王郜云官率领几万人攻打新桥,将程学启的军营包围几十层,填塞濠沟,拔掉鹿角。程学启发现已经来不及用枪炮御敌,便命令军士们向太平军扔掷砖石,太平军战士们纷纷倒下,尸体填平了濠沟,仍然前仆后继,踏着尸体攀登。程学启下令用劈山炮轰击,然后挥军出营,一阵反冲锋,将太平军击退。

    但是,太平军的另一支部队已经越过新桥十多里,眼看就要攻入上海。李鸿章亲自带领七营兵力堵截,在徐家汇与太平军遭遇。张遇春奋力将太平军击退,追到新桥。程学启看见自己人的旗帜,大声呼喊,挥军出击,前后夹攻,打得太平军大败而逃。

    外国军队目睹这次战斗,自叹不如湘淮军。从此湘淮军在上海名声大振,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敢再揶揄李鸿章的部属了。

    曾国荃的部队已在雨花台驻扎。清廷仍然打着如意算盘,想一举攻下金陵,再次命令李鸿章率部赶赴镇江,助攻天京。

    李鸿章回奏说,他接到曾国藩的文书,知道曾国藩很担心进攻金陵的兵力过于单薄。而曾国荃也说湘军只能包围金陵的西面和南面,挖掘深沟,修筑高垒,以水师为根本,以江面为粮路,首先稳住自己的阵脚,再设法对付太平军。若要合围,必须增加两万兵力。

    李鸿章说,他知道金陵是一座大城,城防坚固,和春与张国梁统帅八九万人的大军,长久围攻,仍然功败垂成。现在江苏和浙江到处都是太平军的占领区,太平军可以从各处增援金陵,比往年具有更大的优势。幸亏湘军用兵稳重,才比其他部队有更大的把握。

    曾国荃的兵力还不到两万人,不足以合围金陵,也就不能置太平军于死地。这次李秀成攻击松江和上海,负伤撤走,听说还将联合杭州与湖州的部队,一起救援金陵。湘淮军很想前往镇江,就近增援曾国荃。无奈他原来所部陆师只有几千人,分为两处,都不得力,专用在一处,则还能自立。军事重大,他不敢轻易地对待。

    上海的官民,一向倚仗洋人保守平安。可是,当太平军的援兵到来之前,洋人分兵四处,等到太平军增援大军到达之后,洋人却按兵不动了。揣摩洋人的意图,似乎不是暗中与太平军沟通,坐观成败,而是害怕太平军兵力太多,不敢迎战。由此可见,不能一味地依靠洋人,必须靠自己的部队加强上海的防御。作为江苏巡抚,他既不能放弃上海这个饷源,又不敢拖延对镇江的增援。曾国藩那里似乎也派不出统领部队的大将来上海了。请朝廷容许他将上海这边的事情办妥之后,再移师出江。

    清廷下诏,批准湘淮军暂缓增援镇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