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连载·211)

(2008-10-19 08:33:22)
标签:

湘军

连载

211

文化

分类: 湘军

湘军(连载·211)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211

    在湘军对安庆发起总攻的那一天,曾传理等人在绵州西北门攻打蓝朝鼎的围城部队,小获胜利。唐友耕部随后赶到绵州,从石桥铺进攻。唐友耕不听调度,观望不前。骆秉章上奏弹劾,清廷将他褫职留营。

    蓝朝鼎命令各部返回军营,靠拢驻扎,互相援卫。湘军在涪江上修建五座浮桥,供部队通行。

    湘军进占安庆之后,安徽西南部的力量对比顿时向清廷倾斜。多隆阿乘着湘军新胜之威,于9月7日率部攻克桐城。

    鲍超率部在江西追击李秀成的部队,于9月8日到达抚州。太平军撤围,东奔贵溪。

    曾国藩先前接到霆字军在丰城的捷报,认为江西的军情有所缓和,湘军正在安庆鏖战,便命令鲍超率部回援安庆。鲍超接到命令时,湘军已经进占安庆,但鲍超还不知情,便率领部队向北进发。

    湘军在安徽南部捷报频传。9月9日,湘军水师王明山和赵三元部攻克池州。上游湖北的蕲州和黄州依次平定下来。

    李秀成摆脱了鲍超的围攻,率部开向贵溪、双港、湖坊与河口,与花旗军会师,号称二十万人。然后,从河口进入浙江,袭击常山,与龙游李世贤的部队会师,夹攻衢州。浙江的战争升级。

    王有龄请调的李元度安越军还没有到达浙江,这里的清军已经一败涂地。在太平军攻击衢州之前,新任的浙江布政使林福祥从江西弋阳招募了三千名勇丁,同知陈大力从湖南招募了一千名湘乡勇丁,知县张振新从湖南宝庆招募了两千名勇丁,都集结在衢州。

    有人对林福祥进言:“新军缺乏军饷,大人最好能出资犒劳新军,把两支部队收下,防卫左右两翼。如果打算与杭州的部队会合,一同进入袋口,就会两败俱伤。”

    林福祥不听劝告,听任两支新军自行其便。于是新军奔赴兰溪,与张玉良和饶廷选的部队一起攻城,攻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攻下。

    9月12日,李秀成撤消对衢州的包围,清军将领李定泰率部攻克常山。

    鲍超的霆字军于9月14日走到南昌武阳渡,得知安庆已为湘军占据,便折向西南,向瑞州挺进。

    清廷于9月16日批准了胡林翼的请求,任命李续宜为湖北巡抚。清廷认为彭玉麟的水师在安庆战役中最关键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任命他接替李续宜出任安徽巡抚。

    彭玉麟虽然善战,对仕途却并无兴趣,上疏力辞。他说,他从军伍出身,长期乘坐战船作战,身着短衣,头戴斗笠,如果身任一方大员,管辖着一大批官员,问刑名他一无所知,问钱谷他也是个外行。而且他不求学问,更恐怕不胜重任。

    彭玉麟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粗莽的武夫,其实他是个儒雅的读书人,早年曾就读于衡州石鼓书院。只是因为家贫,才投身衡州协标,当个文书,用月饷养家。衡州知府高人鉴偶然见到他的文字,极为赞赏,将他召到署衙读书,不久补为附学生员。

    他说自己不懂钱粮,也是托词。他在加入湘军之前,衡州富商杨子春请他经理典号,自然是看中了他的经营才能。

    彭玉麟还是个艺术人才,能诗擅画,尤喜画梅。

    清廷没有同意彭玉麟的要求,希望他走马上任。

霆字军于9月18日到达瑞州。发现李秀成的部队早已撤走。

同一天,四川湘军和其他清廷部队对围攻绵州的顺天军发起了猛攻。萧庆高率部沿左山抄袭顺天军背后,约定曾传理和刘德谦的部队分别从中路和右路进攻,夹击顺天军。

颜佐才率领清军先进,还未到达,起义军突然开枪发炮,清军受到惊吓,顺天军趁机进攻,颜佐才后退。刘德谦和曾传理随后进军,与顺天军相持。萧庆高等率部从山后攻破顺天军两座军营,曾传理又分兵包抄到顺天军旁侧,顺天军不支,撤围向南退走。

顺天军绕到成都西南方,袭击郫州和邛州,然后南下丹棱。

湘军宣称四川北部已经肃清,于是部队休整,论功行赏。

湘军进驻绵州之后,与守城的贵州清军发生了一场争斗。

三十一岁的绵州知州唐炯在守城时兵力不足,借钱招募军士,在防守中立下了战功。四川州县的官员,若论对军事的见解,唐炯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而且他为人慷慨,颇重义气。

唐炯是湖南常宁人,被提拔为夔州知府以后,自视颇高。而他的父亲唐训方是湖南名将,跟骆秉章素有交情,所以他容不得湘军将领颐指气使。

事情起源于湘军的入乡随俗。湘军制度,规定每营都设长夫运送粮食器械,部队经过郡县,不向官府索要一草一粟。湘军初起时,所过之处,有些地方官吏设置障碍,甚至不让部队进城,湘军只好忍声吞气,哪里还能指望地方官府供应部队的开支呢?

但是,湘军进入四川后,天上掉下了馅饼。他们发现,这个省份的州县官员,不但准备粮食供给部队,还会按人头配给轿马挑夫。如果部队不用人夫,就可以将劳力折合为银钱。这样就为军队提供了一个渔利的渠道。

湘军刚入四川时,发现有这项收入,大喜过望,很快就习惯了,对于不给钱的官员会很生气,有时甚至不免苛求,胁迫人家给钱。

湘军为绵州解围之后,仗着立了大功,索要过度。唐炯认为,绵州被围半年,资力困乏,供应的物资,自然无法令湘军满意。他希望手下的营官摆平这件事。营官夸下海口,说他能够说服湘军。但他只是说说而已,却摆下酒宴请客,将这件事委托给家丁。

湘军哨官前来索要人夫,出语不逊,唐炯的家丁仗着黔军势力,也不讲理,争得脖子粗了,眼睛红了。

湘军将领早就指责黔军纪律松弛,唐炯矢口否认,反过来辱骂湘军。两军本来就闹得很僵,现在就供给一事发生冲突,大有兵戎相见的趋势。

曾传理年少轻慢,初次统领军队,约束不了部属。哨官对唐炯的家丁恶语相向,黔军将领听见了,记恨在心。待他走后,便在州府内埋伏一百人,准备格斗。

湘军哨官去而复返,带领一些军士闯进州堂,气焰非常嚣张。

黔军亲兵将领向唐炯告状,说:“湘军持刀来闯公堂,请求擒拿治罪。”唐炯首肯。

亲兵将领突然冲出,砍杀先进来的一名湘军。其他军士见自己人被杀,高声怒吼,于是黔军伏兵四起,企图抓捕捆绑进入州府的所有湘军军士。湘军格斗奔逃,双方各有伤亡,将领们下令戒严。

湘军将领们听说了情状,无不大怒,跑去向骆秉章告状,而且按兵不动,一定要争出个高低。骆秉章上奏,弹劾唐炯,清廷罢免了唐炯的官职。

唐炯也告骆秉章的状,甚至加以谩骂。湘军从此多与清军分开行动,四川的清军更加缺乏战斗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