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连载·176)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176
胡林翼先前曾派出罗泽南培养出来的江苏将领金国琛率领五千五百人,和余际昌的部队一起,总共九营八千人,从潜山西北方七十里的天堂镇出兵,企图夹击太平军。这支部队叫做“山内之军”。
山内军从1月22日除夕进入山路险道,冒着雨雪走了十天,于2月1日到达高横领,举目了望,湘军和太平军的军营历历在目。太平军见湘军突出奇兵,立即过来攻击,被余际昌的部队击退。
金国琛率部驻扎在仰天屯凹,太平军乘雾登山,湘军突然出击,斩杀太平军首领。
多隆阿于2月3日增派一千兵力驻扎小池驿,又于2月5日增派五百人。曾国藩增派三千五百人驻扎新仓。
天气恶劣,寒雨连下三天。山内军吹响号角,发炮轰击太平军,山外军也吹响号角,发炮响应。太平军担心湘军夹击,乘着雨雾,悄悄转移到太湖附近扎营。
2月17日,多隆阿率领五千人,鲍超率领三千人,唐训方率领三千五百人,蒋凝学率领四千人,朱品隆率领三千五百人,合计一万四千人,排开阵势,发起大规模攻击,接连获得小胜。
2月18日黎明,湘军兵分三路进攻。东路攻打小池驿,西路攻打罗山,中路攻打东堰。
东堰是太平军的扎营地,而陈玉成的精兵驻扎在罗山。交战时,多隆阿合并西路军和中路军,由他亲自率领,攻入山间。太平军派出大军抵挡。湘军骑兵发起冲击,太平军稍稍退却。
蒋凝学率部连破太平军的几道关卡,攻入山内。朱品隆率部翻山前进,骑兵随后,山上的太平军大多数坠落山涧峡谷而死。
小池驿的太平军为救罗山,分四路包抄湘军,鲍超和唐训方两部拦截,先将太平军击退,然后会师,焚烧对方军营。东南风又大又急,大火燃到山腰,太平军撤离军营,退走二十里,丢弃的军械堆积如山,几百座军营、馆舍、围栅和壁垒都被烧毁。
当天夜间,太平军撤出太湖。
郭鹏程率部向潜山攻击。2月20日,太平军又撤出潜山。
这是湘军进入安徽的第一次大战,湘军俘虏三百名太平军,斩杀两万人。
大战过后,湘军论功行赏,休整部队。
胡林翼认为潜山知县叶兆兰组建民兵,建立五个营,为湘军转运物资,使天堂驻军得以立于不败之地,功劳第一。不但没有追究他失守的罪名,还奏请清廷给他连升两级。又上奏请求奖励安徽宿松等四个县的民团。
湘军在安徽西南部取得进展,安徽巡抚翁同书在北线响应,率部攻克白炉桥,然后向东推进,攻击定远。
石达开的部分太平军,在上一年10月从广东连山进入湖南,仍在湖南活动。骆秉章于1月份派黄淳熙和刘岳昭驻扎在永州和桂阳州防卫,派张运兰的部队驻扎在道州。
蓝朝鼎与李永和的起义队伍在上年底已经壮大到了几万人,蓝李二人在春天集中兵力,奔向犍为西北一百里处的嘉定,即现在所说的自贡。他们并不急于攻城,驻扎在城外的五通桥,接收大批盐工,兵力号称十多万,称为顺天军。
起义军影响所及,到达嘉定东北方的井研、青神、眉州和资阳,以及东南方的荣州,可谓席卷川南,军锋直指川西。
萧启江率领八营四千兵力,已经到达成都。他本人在路上就已病倒,无法指挥军队,总督曾望颜提议任命他为按察使,萧启江谦辞不就。
萧启江没来得及和蓝李开战,不久便病逝在他年轻时经商的天府之国。文宗赠给他巡抚的职衔,从优赐恤,并赐给“壮果”称号,在湖南和江西建立专祠。
四川有个惯例,总督外出,便由成都将军暂时代理职权。司道官员素来对将军恭谨有加,衙门参见的礼仪等同于总督。
新任总督曾望颜到达四川后,有凤回到成都将军任上。成都知府以有凤为靠山,合力诋毁曾望颜。文宗听信了他们的弹劾,将曾望颜罢免。
曾望颜听说自己被参劾了,便屏退仪仗随从,乘坐轻轿出入,中军副将和布政使都欺侮这个不得意的贬官。
文宗命令广西巡抚曹澍钟领兵援助四川。曹澍钟曾任四川监司,熟悉四川省情,却不以擅长军事而闻名。但他刚刚在桂林击退了石达开太平军的攻击,清廷对他的军事才能寄予厚望。
曹澍钟接旨大喜,连忙起程赴任。人已进入四川,不料母亲去世,他在哀痛之余,仍然自告奋勇,不为母亲守丧。胡林翼弹劾这个不肖之子,清廷将他罢免。胡林翼推荐福建将军东纯入川指挥军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