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连载·138)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138
贵州的湘军于8月份攻克了永从。清廷命令贵州将领韩超驻扎黎平,招抚六洞苗民。湖南为韩超资助三万两银子的军饷,因为他是骆秉章向清廷推荐的人才。
骆秉章仍在关注江西的战局。左宗棠告诉他,王錱所部在本月从藤田向东南行军一百五十里,进军广昌,然后向西北方向突进两百里,攻克乐安。湘军大有围攻抚州的倾向。骆秉章增调新军一千人,加上胡兼善的五百人,派往江西,协助湘军攻打抚州和建昌。
抚州的太平军得知湘军已在周边集结,决定先发制人,于8月20日北攻进贤,击败清军将领钟世桢的部队。又于8月27日南攻崇仁,挺进乐安,遭到王錱所部顽强抵抗,失败而返。
但是,太平军仍然执意要消除王錱所部的威胁,于8月29日从崇仁和宜黄出兵,分为三路,挺进乐安。抚州的太平军随后赶到,驻扎林头,首尾相顾。
王錱留下部分兵力防守乐安城,自己率部出战,击败太平军前锋,然后命令部队轻装行军,在太平市拦截太平军。
8月31日,两军在路上交战,太平军战败,守卫林头,日夜修筑壁垒,巩固阵地。王錱下令休战一天。
李续宾得知湖北湘军把太平军逼回了安徽,也想到附近打个突袭。他从九江率部渡到江北,与友军合攻湖口,攻破太平军的军营。
李续宾一战得手,立刻率部渡回江南,继续攻打九江。
胡林翼认为九江指日可克,而湖北缺少兵力,便上疏请调正在攻打瑞州的刘腾鸿回援湖北。
刘腾鸿认为自己功在垂成,不肯离开瑞州。他分出一支兵力先到湖北,自己率领主力加紧攻城,一心想攻克这个重镇,拔除太平军钉在南昌西南边的这颗钉子。
刘腾鸿频频打败增援的太平军,创造过以三百人打败一万太平军的经典战例。他在瑞州城外挖掘的长濠,将太平军困在城内,无法出城。这些濠垒,根据测算,抵得上几万人的劳动成果。城内的太平军知道情况危急,拼死突围。
刘腾鸿被胡林翼催急了,于8月29日亲自率队争夺南门炮台,然后扑向东门,捣毁城楼。冲锋时,他身中五颗子弹,被抬回军营,卧床不起。
第二天,他叫人抬着他上前线指挥攻城。军士们知道刘腾鸿对瑞州志在必克,争相上前,以死拼搏,将台垒全部攻破。眼看着部队就要登上城墙,守城的太平军奋力反击,开炮阻击,弹如雨下,一颗炮弹飞来,洞穿了刘腾鸿的左胁。刘腾鹤跑过来探视,只见哥哥勉强睁开眼睛,对他说:“攻不下这座城,不要为我收尸!”
军士们听到主将的临终遗言,含着泪水,冒着炮火登城,把顽强抵抗的太平军斩杀一大半,趁势进占瑞州。太平军残部奔向临江,被刘长佑的部队拦住。
傍晚,湘军清除道路,打开城门,把刘腾鸿的尸体迎到城内治丧。目睹当时情景的人,莫不认为刘腾鸿死得悲壮。
清廷得到报告,决定对刘腾鸿按照道员的规格给予抚恤,予以骑都尉世职,并在瑞州修建专祠,给予他的父母正四品封典。后来曾国藩又追论刘腾鸿的前功,清廷另有嘉奖。
刘腾鸿的弟弟刘腾鹤也是一员猛将,一直跟随刘腾鸿,率领中营。刘腾鸿死前几个月,刘腾鹤就在攻城时重伤了左臂。刘腾鸿叫他回家,他不答应。刘腾鸿战死瑞州城下以后,刘腾鹤一边哭号,一边指挥作战,取得攻城的胜利,后来一直率领兄长的旧部。
刘腾鸿在湘军将领中地位最低,但名声最高。考察他的作战谋略,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攻城而论,靠着强力拼死攻打,也并非将帅之道。然而,他临死前所说的那句话,使士卒们能够舍生忘死,大家拼死冲锋,如同要报私仇,都是为了完成长官的心愿。死后还能使部属拼死效力,恐怕是连塔齐布与多隆阿也办不到的。
刘腾鸿虽然死了,但他的部队仍然以精兵著称,名声不衰。凡是曾经跟随刘腾鸿作战的人,都佩服他的勇敢。王闿运认为,在所有湘军将领中,他的名声也许超过了李续宾。
清军丢失了进贤,南昌受到直接的威胁。巡抚急调兵力增援。浙军李定太所部于9月1日攻克进贤。
抚州的太平军见北面再次失利,便分兵北上,攻打安徽的徽州,以便打通一条退路。太平军北进顺利,清军将领毕大钰战死婺源。
大约与刘腾鸿死战瑞州同时,蒋益澧和江忠濬的部队在广西取得了进展。他们的部队打败了起义军的援兵,兴安城内的起义军不敢抵抗,弃城向南逃跑。蒋益澧率部于9月5进占兴安。
兴安和灵川的起义军残部,与平乐的各路会党会合,进入府城死守。骆秉章增派黄辅鼎和萧荣芳率领八百人进军恭城,与蒋益澧和江忠濬的部队会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