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29)

(2007-07-29 11:29:13)
标签:

历史/人文

湘军

1853年

咸丰三年(29)

分类: 湘军
湘军(29)
1853年,咸丰三年
 

29

    战火烧到湖北以后,湖南暂无大的战事。张亮基离开了长沙,代理巡抚潘铎立足于他的本位思考,不愿意多养军队,多供军饷,奏请朝廷撤兵二千多人,只留下一千七百名沅州兵防卫本省。

    曾国藩却不管江苏人潘铎怎么想,他要趁着湖南处在战争的间歇中,抓住时机,加紧招募兵勇,进行训练。他见清军在湖南兵力空虚,便有了进一步扩充湘军的理由:他要用团练勇丁来弥补本省兵力的不足。他呈告朝廷,湖南的标兵都调往追赶太平军的清军大营去了,湖南兵少将寡,只能靠团练勇丁来支撑局面。

    曾国藩重视扩军,更重视训练。他不但训练湘军,还命令绿营的城防部队,每月六次集合操练。抚标中军参将塔齐布,每天检阅他率领的部队,勤勉有加,训练有方,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

    与此同时,曾国藩决定依靠湘军的武力,整顿全省的治安。只要州县报警,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几百名湘军,当天就要轻装出发,路上不许停留,所到之处,立即平息事端。湘军不但镇压会党,还就地诛杀不法的官吏。

    3月份,长沙以南约四百里处的常宁,有何绿与吴玉老十在白沙堡聚集会众,影响到南边一百多里外的嘉禾县境。曾国藩派刘长佑率领五百名楚勇,王珍率领三百名湘勇,一同前往,还没到达常宁,常宁本县团丁已将会党歼灭。

    此后,长沙以南约两百里处的衡山有刘积厚的会党起事,刘长佑率领楚军前往镇压,罗泽南和王珍也一同前往,很快就平息了事端,会党的余部逃往衡山以东三百里处的攸县。

    在湖南的东南部,永兴、安仁和茶陵有会党劫狱,烧毁官署,消息刚出,刘长佑和张荣祖带兵前往镇压,会党随即溃散。

    3月21日,曾国藩上奏,专论如何对付湖南的会党。

    这位团练大臣说,太平军在湖南走了一遭,这里的会党,多半都随太平军去了,但仍然有串子会、红黑会、边钱会和香会聚集闹事,如东南部的衡州、郴州和桂阳州,南部的永州,西南部的宝庆和靖州,都是崇山峻岭,有利于会党的孕育。当地官府知道会党的势力无法遏止,都不想自己的辖地里发生祸患,千方百计地加以遮掩,苟且偷安,留下了几十年应杀而没有杀的人,听任他们横行霸道。现在乡下的无赖刁民,气焰高涨,他们见有人命在身的强盗首犯,常常逍遥法外,又见太平军势力强盛,朝廷没法制止,便以为法律只是一纸空文,起不了作用,官员也就不再可怕。因此,如果不用采用严刑峻法,就无法打击他们的气焰。

    曾国藩说,他打算采用严厉的刑法,铲除强暴势力,良民才会有安生之日。他虽然因此会得到残忍严酷的名声,也在所不惜。当今的急务,要使全省没有破不了的案子,清除大小各路会党,就可以指望涤荡一切污浊。对于那些曾经有过抢掠、拜会、结盟行为的人,当即正法。只要清除了内奸,太平军从外省再次打来,也无法有什么作为了。

    文宗非常赞同曾国藩的看法,觉得他讲出了自己心里的话,立即批复:“办理土匪,必须从严,务期根株净尽。”

    曾国藩动员全省大小官员,积极整顿社会治安。他只要接到有关官员贪赃枉法、玩忽职守的举报,马上将犯罪的官员逮捕斩首,他的行馆成了审案的公堂。此后三个月,他杀了五十多人,文官和司法官员大为不满,叫苦不迭,又非常惊悚,不敢不打起精神料理公务。

    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表明自己的认真,曾国藩在所有的布告上,都署上他的大名。他勤于给府县下发公文,请官员们招贤纳才。湖南的知府和县令们,虽然旧习难改,但有的人慑于曾大人的严厉,只好照他的办法去做。有的人则是因为亲眼见到曾大人这样的高官,也与乡民诸生平等相处,也就为自己高高在上、脱离民众而稍有悔悟。于是,各地官员都开始探查当地的利弊,并时常向曾国藩报告兴利除弊的情况。

    民间的有识之士,感念曾国藩的一片诚意,虽然也许不去参见他,但人人都认为,一旦有事,便可以找曾公讨论。这样一来,湖南的社会秩序,很快就有了好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湘军(27)
后一篇:湘军(3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