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24)
1853年,咸丰三年
24
在罗泽南和王錱创建的湘勇开到长沙之前,湖南巡抚所依赖的军力,仍然是江忠源的楚军。
太平军攻占武昌以后的几天里,张亮基就给江忠源派了一项作战任务。
巡抚把这位楚军首领叫去,给他看了朝廷批转下来的一份奏折。这是一名御史在年初呈交文宗的,上面记载了湖南的一桩杀人案。言官把这件事看得非常严重,认为应该立即查处。
作为一名刚刚经历过战火的朝廷大员,区区杀人案,在张亮基的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更看重的是全省的防务。因此,他接到这份公文时,沉吟半晌,不知该不该发下去办理。
他早就知道,毗邻长沙的浏阳,有个名叫征义堂的会党。这个组织,在太平时期就已存在,首领叫做周国愚。他手下的会众,劫掠私斗,吸收了不少民众,多年以来,官府都无法将它扑灭。不过,在太平军进入湖南以后,征义堂并没有轻举妄动。张亮基想:如今征义堂并没有起兵作乱,何必兴师动众去逼他们造反呢?
御史之所以重视这个案件,是因为太平军包围省城长沙时,周国愚和太平军互通书信,信函落到了浏阳廪生王应苹手里。周国愚害怕王应苹向官府举报,便将他杀人灭口。
这个杀人案,本来只要将凶手缉拿归案就行了。但是,浏阳知县非常懂得为官之道,也深知征义堂势力强大,担心自己惹不起,害怕事情闹大,便把案子压着不办,一再向上面辩解,说周国愚并没有造反的迹象。
张亮基听了知县的意见,也担心征义堂人多势众,缉拿周国愚,非得兴师动众不可。他还得到报告,浏阳县衙里的小官们,有许多是征义堂的成员,真要发兵攻打,牵扯面会很广。想到这里,他打算上奏朝廷,表明自己的看法:犯不着为了一个杀人犯大动干戈。
但是,他想了一想,又觉得不妥,担心文宗怪罪他姑息和太平军有联系的会党。他跷着腿躺下思索了一阵,忽然跳起来说道:“我决定了!”
他所做的决定,就是派江忠源带兵去收拾征义堂。于是他把江忠源找来交待任务。
省城要发兵的消息传了出去,浏阳知县听说了,急得直跺脚,居然咬破指头,写下血书,上呈巡抚,以身家性命担保征义堂不会作乱。
血书呈到张亮基手上,张亮基再次迟疑不决。他征询左宗棠和郭嵩焘的意见,这两人坚持要发兵镇压征义堂。他们给江忠源发了一道密令,叫他火速发兵。
江忠源奉命出发。部队刚刚开到冯家岭,周国愚率领会众,漫山遍野地杀过来。周国愚欺负江家军兵少,以为很容易对付,却没料到对方是一支精兵,与征义堂的大部队对阵,一点也不慌张,沉着应战。楚军阵营齐整,单凭气势,就吓退了忠义堂的会众。江忠源下令反守为攻,把会众追逼到征义堂的根据地双江口,斩杀几百名会众,命令余部投向楚军的兵营领取免死牌,各回自己家里。
当晚,楚军解散了几千名征义堂会众,周国愚逃往江西。楚军处死了十多名首领。
称雄于浏阳几十年的征义堂,被楚军一战解除。
湖南的官府征讨会党,就是从这一仗开始的。
此后,江忠源率领楚军转移到益阳攻打会党,又获得胜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