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8)

(2007-07-05 13:33:27)
标签:

历史/人文

湘军

1851年

咸丰元年(8)

分类: 湘军

湘军(8)

1851年,咸丰元年

 

8

 

    赛尚阿统帅着十营清兵,将太平军主力围困在永安州城。数万清军将永安城围成铁桶一般。

    有位谋士颇通兵法,向主帅向荣提议:“围城之法,最好只围三面,给敌人留一条退路,以免对手狗急跳墙,背水一战。我军应该三面围堵,网开一面,待贼寇从城内撤退时,我军以追为剿,在运动中将其歼灭。”

    向荣看过一些古代的兵书,自以为懂得兵法,决定采纳这个提议。

    江忠源听说向荣竟然听信了蹩脚谋士的馊主意,十分焦急。他认为,永安城四面有山,形势险要,城内的军队要突围而出,很难冲破自然的屏障。太平军集于一城,能打仗的不足一万人,而清军则数倍于敌,可用锁围之法,在四面挖掘深沟,修筑高垒,使太平军粮尽援绝而败。

    当时江忠源身为乌兰泰的幕僚,得到乌兰泰的敬重。他知道向荣与乌兰泰不和,曾写信给向荣,对他晓之以理,语气非常恭敬,指望能够打动向荣,但没有奏效。现在,他又代替乌兰泰写信给向荣,指出围师缺隅是一种没有自信的兵力部署。实施包围的军队,没有把握全歼敌军,或者无法迫使被包围的敌军投降,为了避免己方出现不必要的伤亡,才会采用这种部署。现在绿营的兵力是太平军的三倍,周边增援部队正在途中,这时不将太平军围歼,更待何时?留一个缺口让他们遁入深山,怎能将他们消灭?他请求向荣合围,聚歼太平军。

    江忠源的这番真知灼见,向荣根本听不进去,仍然我行我素。两种意见汇集到赛尚阿那里,钦差大臣偏袒向荣,清军执行了围师缺隅的方案。江忠源知道,清军如此部署兵力,结果一定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便干脆称病回湖南老家赋闲,落个眼不见为净。当然,向荣没有让他把那五百名楚军带回去,留下他们继续在广西效力。

    江忠源此去,为湘军在1851年的轨迹划上了一个句号。但这个句号的意义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江忠源这个新宁人乐于助人和敢于任事的秉性决定了,一旦他看到战况吃紧时,他还会回到广西的战场上来。

 

相关阅读

湘军(9)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8x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湘军(7)
后一篇:湘军(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