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新教材中Project的教学构想
作者:江苏苏州… 文章来源:牛津英语网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005年开始江苏省普通高中普遍使用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编的牛津高中英语课本(以下简称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是英语教学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材观念转变。新教材有很多亮点,在编写体系上以模块为单位,以话题为中心,强调语言的运用,重视鼓励学生学习使用规范地道的语言,在各种情境中积极参与"任务"和"活动",从而体现语言学习的激励性、工具性和交际性功能。
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冲击,在教学中必须摈弃旧的一成不变的满堂灌的老方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过许多的争议,很多教师仍愿意“穿新鞋,走老路”,认为不管教材怎么变,只要抓住词汇记忆,课文讲解,和语法练习就可以高枕无忧,对新教材中新出现的task和project的处理仍作为阅读课,讲讲所涉及的词汇句式和语法就可以了。这样做也许可以省时省力,学生的考试分数也不会有影响,但却忽略了真正能体现新课标思想的精髓,无异于买椟还珠。
新教材中的project位于每个单元的最后,它基于听说,阅读,语法以及task中分类能力训练之上,是从语言输入逐步过渡到综合能力输出的结果。project
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他们自己选定的课题。project
有A、B两个部分,A部分是阅读材料,为B部分提供范例,或者引发课题内容。B部分是project本身,设计有四个步骤:
Planning: 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课题;组内分工
Preparing: 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调查、讨论
Producing: 拿出初稿,对其进行加工、完善
Presenting: 展示各个小组的成果
在project教学中如果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三方面的转变,相信既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视为“应试的机器”或是“可填塞知识的容器”,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空间”,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当操作project教学可以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做中学”,体现任务型教学。
当前,强调语用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在国内外得到日益普遍的认可,即:“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为用而学”。
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每一个单元的project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以模块1 unit1中的
project “starting a new after-school activity”为例,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习A部分的阅读材料(sample),重点放在分析范例的结构和行文要点,然后进行planning,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合,分成6—7人的小组,确定本组课题,具体地说就是准备组织什么样的club,
学生们组织了7个club, 并取了响亮的名称,“2008 Olympic Club”, “the
sound of music”, “the fantasy world”, “comic club”, “pop
music”, “final football”, 和“space
explorer”,内容广泛涉及体育,音乐,动漫,太空等学生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明确分工,每个成员负责1-2项任务,并确定组长。第二阶段,利用课外时间,学生们具体分工查找了大量的国内外网站,收集与本组目标有关的图片信息,分类筛选,通过协商策划制作了美观的广告说明,制作了图文音像并茂的ppt,经过多次协商修改后定稿。第三阶段是课堂上的展示和评比。由组长轮流发言,根据本组制作的广告说明和ppt介绍本组的club,并招募自愿参加者,最后大家依据每组
club报名的人数选出人气最旺的一组,也就是最佳小组,教师再加以点评和指导。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学生们劲头十足,这时的英语不再是死板的语法条规,不再是枯燥的记忆单词句式,而是灵活有用的工具,在使用中,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学会了更多的单词,了解了有关的最新术语表达,发展了情感态度,“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
2、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适当操作project教学可以体现自主和探究学习具有的特征:
(1)
主动性。学生对所布置的任务感兴趣,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积极为所在的小组出谋划策,特别是英语基础不很好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2)
独立性。从“依赖课堂、书本、教师”到“超越课堂、书本、教师”,运用学习策略,广泛的资源,独立完成小组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如有的负责查资料,有的负责设计广告,有的负责制作ppt。
(3)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能力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更为突出,在小组分工中可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获有成功感。有的学生不擅长口语,可以负责书面工作,有的学生英语能力欠佳,可以发挥他的美术天赋,还有的学生制作的ppt
可以和专业人士媲美。
(4)
体验性。学生在实践中,有身体活动,口、手、耳、眼、脑并用。学生自觉地参与各种交流和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体验和获得直接经验,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5)
问题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样的DIY课堂中学生必须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
3、体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从教学实践看,我们目前教学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始终未能受到重视。
在project
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加强到最大化,自始至终一个任务的完成必须由每个成员通力合作,每个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努力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主动向他人求教;在英语交流中学会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这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二、转变教学观念。
新时代和新理念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新课标和新教材也呼唤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思想,与时俱进。英语教学中语用学的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成为英语教学中必须思考的内容。
1.强调语言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新的教学观念要从以往的教授语言知识转向强调语言运用。
“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project课正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运用语言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因为学生完成任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运用语言的过程。
2.多元智能理论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发展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学校教育是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个人的努力、环境的影响、工作中的学习等,也对智能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的定义非常广泛,涵盖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更包括了实践动手能力在内。正是由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带来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多种评价体系。
project
教学正是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树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发展综合素质。符合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求要让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要求。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不仅是考试成绩高的学生,还有在小组活动中能真正起作用的,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一大批学生。
例如模块2中unit 2
project Making a travel leaflet
,学生们模仿sample—Shangri-la a tour full of
suspension,编写了Hawaii, Egypt, Australia,
Vienna和 Suzhou的travel leaflet, 还配了精美的ppt,
好几个作品堪称精品。从他们的成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能力是多元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评价每组的表现环节中我设计了具体量化的标准(见附1),让评价更客观,也让学生明白标准和目标。
3.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project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解惑者,角色趋向多元化。
(1)
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依据课题设计教学过程,把握重要环节。
(2)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由于project课大部分由学生的自主活动组成,组织者的作用体现在课内和课外,第一阶段准备期间课内带领学生领会要求,帮助组织学生分组分工,第二阶段在课外督促学生完成各自任务,协调工作进度,提供材料咨询,第三阶段展示期间串联各组表演顺序,适时点评,组织学生互评,小结点评各组表现。
(3)
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4)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淡化学生的心理压力,沟通师生情感,使他们思维活跃,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5)
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
(6)
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帮助学生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彼此理解、相互帮助,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
三、改变教材观。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在project
教学中教材只是学生利用的资源的一小部分,他们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他们会利用学会的技能更好的占有学习资料,筛选,分析,组合,运用。
在project
教学实践中我有很多的反思和感悟,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存在理想化的倾向;每个project的任务完成须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在各门功课课业任务繁重的高中阶段得不到最广泛的支持,甚至可能得不到家长和部分学生的理解,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合理适当地实施project教学符合新课标精神,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激励,教师必须不断深化思想、更新知识、调整行为,加快职业化成长的速度,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