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奥会复盘:错误作战模式决定了失败的命运
(2020-08-17 21:39:19)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2020年斯诺克世锦赛第2轮比赛落下了大幕,在国人最为关心的一场焦点战役中,丁俊晖10-13输给5届世锦赛冠军,人气王奥沙利文,无缘8强。火箭将和马克-威廉姆斯争夺1个4强席位。
在首轮艰难淘汰马克金之后,丁俊晖迎来第2轮更可怕的对手-奥沙利文。众所周知,奥沙利文和丁俊晖私交甚好,火箭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丁俊晖的热爱以及对其球技的赞美之词。然而在球台上,奥沙利文却经常给中国龙制造恶梦,两个人交手24次,火箭赢下其中16场比赛胜利,仅输了5场。不过最近三年时间里,丁俊晖在2017年世锦赛和去年英锦赛两次击败奥沙利文,这两场胜利多少给了丁俊晖骨气。于是开赛前,丁俊晖表达了对于击败奥沙利文强烈的意愿,加之赛前奥沙利文因为和台联有关是否允许球迷入场观赛产生分歧,甚至一度扬言退赛。使得不少球迷对于丁俊晖击败奥沙利文出现了一些乐观的
愿望是美好,事实是残酷的,奥沙利文再一次扮演了丁俊晖终结者的角色。比赛前两个阶段的剧本几乎如出一辙,奥沙利文显得很慢热,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失误,丁俊晖抓住战机,在居间休息前取得两局的领先(3-1,7-5),但局间休息之后,火箭快速召回感觉连追三局反超,不甘落后的丁俊晖完全追平了比分,在前两个阶段保证了自己不落后对手。前两个阶段,丁俊晖没能赢得优势很大程度源于自己的一个致命短板——远台成功率,中国龙的这项指标始终没有突破50%,始终被火箭压一头。
然而到了第三阶段,当奥沙利文不再慢热,而丁俊晖远台成功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比赛胜负的天平完全转向了奥沙利文。全场比赛丁俊晖远台成功率只有41%,而火箭则保持61%的成功率。在一场快节奏对攻战中,当两个人连续得分能力都表现很出色的时候。这个数据就直接决定整个比赛走势了。这是纸面上原因。
但如果深层次分析丁俊晖输球原因,丁俊晖应对战略存在瑕疵。整场比赛丁俊晖平均耗时20.1秒,而丁俊晖在台联官网记录的平均耗时21.47秒(开赛前)。显然丁俊晖采用以快制快,以攻对攻的模式对付奥沙利文,这个恰好合了火箭的胃口。众所周知,奥沙利文就特别喜欢别人用这个方式和他比赛。这种作战模式就意味着丁俊晖必须在进攻发挥压过对手一筹才能压过对手,因为奥沙利文本场比赛非常认真,这种认真不仅仅体现在火箭落后时一些进攻处理,还有安全球较量。很多球迷对于奥沙利文理解更多的是快速强大的进攻,其实奥沙利文防守水准也是世界级,前提他认真对待防守。本场比赛两个人安全球对抗中丁俊晖几乎没占到任何便宜。
显然丁俊晖整体进攻,特别远台表现严重拖了后腿,输球也是成为了必然。很多人把输球归结为丁俊晖心理,但我认为老把心理作为丁俊晖输球的理由并不合理。我个人观看丁俊晖比赛也就十多年,一直以来他有个潜在和隐患,可能人们没有认识到,丁俊晖作赛策略很大程度跟着对手走。
如果对手是奥沙利文、小特、马叔、瑞恩戴,丁俊晖和他们交往快节奏对攻。和慢速,控制型球手(希金斯,霍金斯,塞尔比,埃伯顿等)打,比赛很多时候变成了另外一副局面。换句话说,丁俊晖很多作战模式跟着对手节奏走。在斯诺克比赛中,不同作战模式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是很多球迷不能理解。
实际上回顾丁俊晖17年职业生涯,有过一场特殊比赛——2009年英锦赛决赛,这场决赛中国龙使用埃伯顿压节奏方式和套路成功耗死了希金斯最终赢得了冠军,这是中国龙罕见的改变自己既定的模式去击败对手。倘若丁俊晖对垒火箭使用这个模式,恐怕这个比赛就是另一番局面。因为奥沙利文不善打慢节奏战役是出了名。
丁俊晖出局之后,很多国人对于丁俊晖能否将来拿世界冠军又多了一层悲观的情绪,现阶段我还是保留原来观点——丁俊晖拿世界冠军只是时间问题,他的问题不是拿不拿世界冠军,而是未来他能拿几次世界冠军。目前斯诺克球坛青黄不接的情况比较严重,90后,00后技术水准和80后顶尖球手还是有着一些差距,这对丁俊晖是好事,再看看过去10年世锦赛冠军的年龄,宾哈姆39岁,马叔43岁,罗尼44岁。我们不和罗尼比,和宾哈姆,马叔比吧,他们能作到,为何丁俊晖到了39岁,43岁不能拿世界冠军?难道丁俊晖比这两个人差?
我觉得丁俊晖至少还有7次机会可以去争取世界冠军。而且丁俊晖是个时运比较好的球手,球迷给丁俊晖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多一点乐观,少一点悲观,多一点宽容鼓励,少一点抱怨批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