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2日,世界台联在其官网上确认了上海大师赛停办,玉山将于9月18日至24日举办世界公开赛的消息,从1999年上海首次举办世界职业斯诺克排名赛,到去年9月丁俊晖第2次夺冠,整整17年时间里,上海一共举办了10届上海大师赛、2届中国公开赛(1999年12月,2002年3月)、一届中国挑战赛(1999年3月,中国公开赛前身),在丁俊晖成名之前,由于上海承办了三次斯诺克大型排名赛,故无形之中上海多多少少拥有或者培养了一些真正喜欢斯诺克这项运动的球迷,2007年上海大师赛正式落户之后,每年上海赛举办得非常成功,深受很多选手的喜爱,整体票房在国内所有排名赛居于领先地位。很多顶尖斯诺克好手喜欢上海赛并不仅仅比赛场地,还有赛场外招待以及住宿,饮食等。
很遗憾,今年上海赛就这样消失了,这对很多上海球迷而言是个莫大的遗憾,当然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个人看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难过。在台联确认世界公开赛取代上海赛之后,一些如奥沙利文,小特等球手开始炮轰台联,甚至威胁将不参加世界公开赛,新浪也在第一时间刊登了《奥沙利文愤慨中国最棒赛事被取消,特鲁姆普伤心哭:还我上海大师赛》一文,但这篇文章登了不到1天后就被撤掉,原因是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中有讽刺玉山不适合举办斯诺克排名赛的意图,玉山方面人士抗议了。有一点容易被球迷所忽视,玉山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台球城”,同时过去几年他们办了很多包括中式黑8,斯诺克等大型台球赛事,办赛经验并不弱。我们应该看到玉山方面所做的努力,更何况,为了举办世界公开赛,玉山在奖金方面开出了中锦赛,国锦赛一样的规格。所以我觉得仅仅因为玉山的交通问题指责世界公开赛抢了上海赛的饭碗,这对玉山并不公平。
那么上海赛的停办,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很多人压根就没有深入去分析过,有些人随随便便把矛头归结到赫恩,归结到台联身上,这是片面的。因为个人工作关系,有时我会接触到交行的人士(上海赛主赞助商),去年9月初我曾与交行的人谈过上海赛一些话题,他们向我透露了上海赛是否续约取决于两点,中国军团(特别是小丁)的成绩与保留传统赛制,前面一个点有些意味深长,这里不做展开,下面来说说赛制的问题。
自从赫恩重返台联之后,这位斯诺克真正意义上掌门人一直推崇扁平128人签表赛制,关于这个赛制优略,我在上一篇《赫恩6年执政的是与非》有过提及,这个赛制中台协也是极力支持的,甚至可以说是幕后推手,具体祥见(http://sports.sina.com.cn/o/2013-06-23/15006634682.shtml)。目前中国赛,国锦赛,世界公开赛,中锦赛都采用这个赛制,唯独上海赛,组委会一直不同意这样的赛制。很多人忽视了在一年前澳大利亚赛的消失也恰恰源于此,2011年澳大利亚赛进入台联版图,2014年又续签了三年合同,然而到了2016年这项赛事合同还未到期就流产了,很大程度也是澳大利亚方面坚持传统的32人正赛赛制(top16保送正赛,另外16人通过资格赛决出)。世界台联在这方面非常强势,你不搞128人扁平赛制,你就别办赛了。
显然上海大师赛的停办原因和澳大利亚赛相同,上海方面不愿意搞128人扁平赛制,续约谈判自然也就陷入了僵局。由于台联有了一些备选方案,自然他们不怕上海赛的取消,最终酿成了这样的结局。我个人认为与其说台联的霸道,不如说上海赛事组委会自己放弃了,自己把煮熟的鸭子送给了玉山。这件事情是否有更好折中方案!显然是有的,可以参照德国大师赛。
德国大师赛也采用128人扁平赛制,但他区别在于德国赛资格赛打两轮,这样正赛自然变成32人。上海赛完全采用和德国赛一样赛制,资格赛打两轮,决出32人正赛名额,这其中有的球迷谈到万一丁俊晖资格赛出局了怎么办,那也很简单,把丁俊晖、梁文博二人的资格赛全部放在正赛阶段,他们两人赛程和中国赛一样,7天7赛,附加4张外卡,这种方式对于票房是有力的。我不知道上海赛组委会为何没有想到这点。
因而我觉得上海赛停办主要责任不在台联,而在上海赛赛事组委会,他们思维太过僵化,明明有变通的方法不用,偏要抱着传统赛制不放,结果吃亏还是上海喜爱斯诺克的球迷。虽然世界台联表示他们仍然不放弃努力,会在本赛季晚些时候以另外赛制继续举办上海大师赛进行磋商。但就上海赛的未来,个人对此表示悲观。
不管如何,过去10届上海赛还是给我留下了不少美好的会议,最近本人在熊猫tv开设属于自己的斯诺克赛事直播间(https://www.panda.tv/1071658)——房间号:
1071658,每天我都会直播斯诺克比赛,或者回顾过去30年斯诺克经典赛事,未来我会陆续播出过去10届上海赛精彩比赛,我开直播间主要目的给我一些身边球迷朋友提供观看斯诺克比赛的途径,当然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也会自己解说斯诺克比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