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塞尔比的球迷而言,过去2016-2017赛季可以算是梦幻般的一个赛季,莱切斯特小丑创造了很多记录,打破了一些魔咒,至于这方面内容,我在世锦赛结束后一些总结文章都有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特别提一下,在塞尔比之前,丁俊晖和亨德利都完成过单赛季赢得5站排名赛冠军的壮举,亨德利在90-91赛季赢得了英国公开赛,全英锦标赛,迪拜精英赛,亚洲公开赛,大奖赛冠军5站排名赛冠军,而丁俊晖在13-14赛季赢得了上海大师赛,印度赛,国锦赛,德国赛和中国赛的5项冠军,但就含金量来说,塞尔比单赛季5冠无疑高过他们二人,毕竟5个排名赛冠军中包含了斯诺克级别最高,最重要的世锦赛,而亨德利和丁俊晖则没有。
过去16-17赛季成就了塞尔比成为80后领军人物(第一人)的基础,但引发的争议也是历年来最大,这里特别说所谓争议主要源于国内大部分球迷指责塞尔比的打法,他们的指责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塞尔比既上赛季世锦赛决赛之后,又一次扮演了丁俊晖终结者角色,国锦赛决赛以及世锦赛半决赛,塞尔比的这两胜对于双方在荣誉方面对比落差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国内充斥着太多喜欢追星的斯诺克业余球迷,他们大多因为丁俊晖的出名才喜欢斯诺克,因而他们对丁俊晖夺冠上渴望甚至超过了丁俊晖自己,一旦丁俊晖在关键赛事被某个人打败,这些人就会抓着别人弱点的猛打。
有些球迷更是无端造谣说塞尔比的在斯诺克球界的人缘很差,这种说法属于典型闭着眼睛说瞎话,或许这一年来塞尔比多次击败丁俊晖会导致丁俊晖和塞尔比的关系紧张,但丁俊晖代表不了整个斯诺克球界,塞尔比和丁俊晖关系紧张不代表他和别人关系紧张,实际上塞尔比和很多球手私交相当好,特别是和75三杰关系处得不错,或许有的球迷认为他和罗尼关系不好,但那是过去的事情了,最近两年小丑和火箭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去年罗尼邀请了塞尔比去保加利亚打了两场11局6胜,带有30秒出杆限时的表演赛,而在本月底,二人又要去德国打4场11局6胜的表演赛,比赛仍有30秒出杆限时,试问如果关系不好的话,请问奥沙利文会邀请塞尔比吗?
在狼人杀的游戏中,狼人们为了抗推好人出局,经常抓住好人说话漏洞或者一些口误一阵猛打,甚至不惜夸大对方的漏洞和错误,这些球迷行为其实和狼人差不多。
而在斯诺克年度颁奖典礼,塞尔比赢得了年度最佳球员,记者评选最佳球手、最受粉丝欢迎球手,这三个奖项证明了塞尔比在世界球迷的眼中并不像我们球迷反映的那样不受欢迎,当然也有球迷质疑塞尔比最受粉丝欢迎球手奖,那个评选是在台联推特上评选的,
至于中国球迷为何没有投票,那跟塞尔比,台联没有任何关系,球迷应该去质疑到底是谁让我们无法上推特网站,
塞尔比能够在本赛季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在技术方面,塞尔比的磨控体系的打法经历了几个赛季的洗礼之后,在本赛季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手感好的时候塞尔比用进攻打败对手,当手感不好的时候,塞尔比开始启用磨控战略,用慢速节奏以及成功的防守来破坏球形,制造零碎局面,限制对手连续进攻得分,然后控制住局面,尽可能多的给自己赚取更多上手机会,同时用延长比赛时间来换取对手士气和手感的下降,从而赢得一些在外人看来很难赢球的比赛。
从上世纪90年代亨德利开创自己主动积极型进攻打法之后,斯诺克由过去80年代半防守半进攻的对抗局面开始逐步转向至更多对攻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进攻手感的好坏很大程度将左右最终比赛的走势,而拥有磨控体系的塞尔比无形之中比对手多了一件取胜的法宝,他可以依靠这套体系在自己手感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自己的胜率。虽然这样打法不太符合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容易被人诟病,但从赢球角度而言,这不失为一套精妙的取胜之道。
很多球迷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学塞尔比打法,斯诺克未来将会毁于一旦,首先塞尔比那套磨控体系不是所有人都学得会的,他需要建立在睿智的斯诺克头脑,强大的自信心、乐观向上的心态,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强健的体魄的基础上所获得,就冲这几点品质,当今斯诺克球坛除了塞尔比之外,很难有人完全具备这些优点。因而磨控打法只适合塞尔比一人。与其说16-17赛季是塞尔比个人的胜利,不如说是磨控体系的胜利。
但塞尔比也不是每场比赛都依靠这种策略取胜,回首整个赛季,塞尔比还是给球迷奉献了几场荡气回肠的高质量比赛,比如国锦赛半决赛9-3击败宾哈姆,英锦赛10-7击败奥沙利文,世锦赛1/4决赛13-3傅家俊,以及中国赛上海赛几场速胜。因而某些球迷指责塞尔比靠磨时间和防守来取胜,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
除了磨控战略以及以上所提到塞尔比几项品质上,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也造就了塞尔比本赛季的辉煌,回首本赛季,75三杰的老迈,疲态净显无疑,而傅家俊,霍金斯,宾哈姆虽然恢复第2春,但他们实力毕竟不在顶尖行列,而塞尔比同辈的80后球手有的人未老先衰(马奎尔,墨菲,罗伯特森),有的人本身球风存在致命缺陷(小特,阿伦),有的人有实力,但受到家庭事物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进行正常训练和比赛(丁俊晖)。以上这些名将的种种问题也是间接帮助了塞尔比实现本赛季的辉煌。因为撇开这些因素的话,塞尔比与他们这些人对比,除了心理上存在一些优势,在技术上没有任何优势。
而在赛季结束之后,球迷和媒体间引出了塞尔比的时代是否来临的话题,回首过去40多年斯诺克历史,雷-里尔顿能够成为一代球王,很大程度源于他在上世纪70年代赢得了6次世锦赛冠军,连续6个赛季年终世界第一,斯诺克球坛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了属于雷-里尔顿的时代,而戴维斯和亨德利能够称霸一个时代,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此,从这个层面来看,世界第一和世锦赛表现成为了判定一个球手是否统治斯诺克球坛的两个重要标志,而我们很少听到类似“斯诺克进奥沙利文,希金斯和马克-威廉姆斯的时代”的说法,很大程度源于此,因为他们三人没能在这两项数据上取得足够大的统治地位。
现如今塞尔比已经做到了连续6个赛季年终世界第一,近6年内三夺世锦赛冠军并实现双圈大满贯,莱切斯特小丑的确在努力开创一个属于自己时代(或者说塞尔比王朝),只不过这个时代能够延续多久,则要看塞尔比自己了。当然塞尔比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心理层面,塞尔比已经做到极致了,没有太大上升空间,但在技术层面,莱切斯特小丑仍有足够的空间,回首整个赛季,塞尔比在架杆的控制以及母球走位的极致细腻度上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塞尔比通过训练去提升。
有趣的是在亨德利称霸的90年代,单赛季5冠只发生了一次,之后几年亨德利一直未能复制这样的场景,如果一定要探究原因,或许和整个90年代每个赛季排名赛并不多(9-10站)有一些关联,那么塞尔比有没有在未来复制16-17赛季单赛季5冠的场景呢?相比之下,至少从大环境而言,塞尔比比亨德利幸运得多,因为目前每个赛季排名赛数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两倍。如果塞尔比能在这两个环节能够有所改善,我相信他还是有很大机会再次复制本赛季的辉煌,因为塞尔比自身是个非常努力的人。
在年初,我曾经对塞尔比后半赛季设定了三个目标(连续6个赛季年终世界第一,单赛季5站排名赛冠军,单赛季包揽三大赛冠军),最终他完成了两个,相当不错。我们不妨可以提前给塞尔比设定下个赛季的目标:连续7个赛季年终第一,三圈大满贯,超越单赛季5冠,世锦赛三连冠,单赛季包揽三大赛冠军。这5项记录塞尔比能完成几项呢?请塞迷自己展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