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对2016-2017赛程表的解读

(2016-05-27 08:45:52)
分类: 斯诺克

    本周六2016年印度公开赛资格赛将在英国布雷斯顿打响,同时世界公开赛以及里加大师赛资格赛也将紧跟着印度赛后举行,印度赛开幕意味着2016-2017赛季正式开始,恐怕很多球迷似乎还沉浸在丁俊晖历史性打进世锦赛正赛喜悦之中,新赛季这么快就开始了,世锦赛结束之后,世界台联公布了2016-2017赛季完整日程表,相信每个人都对这份日程表有着不同的解读,下面用几个关键字来谈谈对于新赛程表的看法。


承诺
    对于这份长长的日程表,我个人第一印象不是比赛数量和奖金,而是承诺。去年世锦赛半决赛期间,赫恩公布了未来5年的斯诺克的计划,当时我还特意写了一篇《深入解读赫恩未来5年计划》,文中我对赫恩计划中一些疑问,从这份签表来看,赫恩兑现了计划书中的大半承诺,如The Home Series(英国本土系列赛,威尔士公开赛,苏格兰公开赛,爱尔兰公开赛以及英格兰公开赛),欧洲公开赛出炉,总奖金基本达到1000万英镑。作为斯诺克管理层实质的最高掌门人,兑现承诺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台联管理层职责比较清晰,弗格森负责管理,赫恩负责商业化运作,这种管理模式在国外很多职业体育领域非常常见,一些反赫恩的斯诺克记者和球迷对此有异议,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反对赫恩而反对,另一些人抱着中国足球管理思维来看问题,因为中国足协就是典型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这种管理模式弊端清晰可见。
    在赫恩重归世界台联之后,斯诺克的确出现了回暖、复苏的迹象,对比花式撞球,斯诺克无论是奖金,比赛数量要远远超过花式撞球。赫恩展现出了他的才能以及斯诺克如何商业化运作的思维,当然之前我所提到斯诺克规则修改的问题,这是弗格森需要思考的,因为他是负责斯诺克赛事和规则的管理。

 

欧亚化
    这份签表最显著的特色:巩固了大英帝国在世界斯诺克的主导地位以及基本完成了斯诺克的欧亚化进程。23项斯诺克赛事遍布欧亚大陆8个国家(拉脱维亚,印度,德国,英国,泰国,中国,罗马尼亚,直布罗陀),其中超过半数(12项)的赛事在英伦三岛举行,12项赛事有9项是排名赛,中国举办4站排名赛,德国将举办两站,拉脱维亚,印度,罗马尼亚,直布罗陀将举办一站排名赛,泰国将举办传统6红球邀请赛。数据已经证明了这点。
   在赫恩回归台联之后,世界台联一直致力于实现斯诺克全球化战略,但我认为斯诺克很难短时间内实现全球化,因为这项运动在非洲和美洲很难有市场,最现实的做法无疑先实现欧亚化,排除英伦三岛,欧洲有众多职业斯诺克球迷,而亚洲则有更多打球的职业,业余球手,斯诺克无疑在欧洲和亚洲更容易推广,赫恩的思维是正确的。
    在赫恩重回台联前几个赛季英国斯诺克赛事一度被缩减,有一段时间中国大陆举办赛事数量超过英伦三岛,到了16-17赛季,赫恩恢复了大英帝国在斯诺克球坛的地位,这一点或许让国人很失望,但我觉得赫恩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英伦三岛斯诺克整体水平高于海外,而赫恩的经纪公司和博彩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欧洲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博彩业无疑是斯诺克赛事最好,最稳定的赞助商。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假如一项斯诺克赛事,一种是禁止英伦三岛的球手参与,另一种是禁止中国球手参与,两种情况下,哪个比赛质量相对较高,相信只要是职业斯诺克球迷都会有一个精准的判断。如果有球迷认为前一种比赛质量更高,那我只能说要么你不懂球,要么你是纯丁俊晖式的业余球迷,因为你希望丁在一个没有高手的情况下去称霸球坛,赢得更多冠军。
    或许有的球迷会认为赫恩是英国人,整个台联团队都是英国人,他们不想让斯诺克的重心东移,离开英国,这个说法没有错,反为何我们不能换一个思路呢,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去竞争世界台联主席,中国体育经济公司不去竞争世界斯诺克商业版权,开个玩笑,如果我们自己也能拿出一份更好的赛程表,每个赛事奖金超过现在,甚至达到网球,高尔夫水准,何尝国外球手不来?


排名赛类型
    不过对于新赛季赛程表,我有一个疑问, 23个赛事中有19站排名赛,从世界台联和维奇百度赛历中显示这19个排名赛都是Ranking event,而snooker.org上则显示19个排名赛有4个比赛(里加大师赛,保罗亨特经典赛,直布罗陀公开赛,单局限时赛)以Minor Ranking形式存在,所谓Minor Ranking是球手所获得的奖金计入到奖金排名中,但冠军不计入球手排名赛个数中,另外15站为大型排名赛。到底是2016-2017是19站排名赛,还是15站大型排名赛,台联应该给出一个说明。
    倘若是19个排名赛都以Ranking event方式存在,那里加大师赛,保罗亨特经典赛,直布罗陀公开赛作为排名赛无可厚非,他们由欧巡赛演变而来,但单局限时赛以Ranking event存在并不合理,因为单局限时赛不是一个纯正意义上斯诺克比赛,他的规则和传统斯诺克比赛有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限时出杆上,还有比赛规则(比如犯规一律判BALL IN HAND,平分比拼蓝球进袋,球手击球必须有球吃库或者进袋等)这个比赛娱乐成分更多,偶然性特大,这就不难理解当世界台联宣布从2017年开始单局限时赛将成为排名赛时,不少球手(罗伯特森、马克阿伦、马克-威廉姆斯)提出了抗议,我个人觉得如果台联定性为Minor Ranking更为合适一点。不过升级排名赛未必是台联主意,可能赞助商的因素更多一些,赞助商希望这个比赛能有更多高排名球手参与,毕竟之前以邀请赛方式呈现,奖金不是太高,不少高排名顶尖球手放弃了,定义排名赛后顶尖球手为了奖金排名以及排名赛冠军,参与积极性更高一点,

 

澳大利亚赛消失
    新赛季赛程表让我感到唯一遗憾和意外就是澳大利亚公开赛居然消失了,不知道罗伯特森会有什么感觉?如果要探究历史,澳大利亚赛始于1979年,1995年后停办,2011年恢复,并以排名赛方式呈现,2014年世界台联和澳大利亚续签了3年合同,然后3年合同仅仅履行了两年后便夭折了,我个人挺喜欢澳大利亚赛,其一澳大利亚比中国早两个小时,一般晚上10点前基本结束了,看球不用熬夜,其次澳大利亚球迷观赛礼仪做得比较好,场馆挺漂亮,但澳大利亚赛对于职业球手并不友好,集中体现在旅途太过遥远,顶尖球手得克服9个小时时差以及比赛奖金不高,因当地税率太高引发球手支出多,得到少。我个人觉得澳大利亚赛消失关键因素在于连续举办了5届之后,台联迟迟在当地找不到赞助商冠名,台联不愿意被迫贴钱办比赛了。


未来发展
    前文中已经提到如今斯诺克已经基本实现欧亚化,接下来世界台联要做的就是对现有斯诺克规则做一些调整,适应现在潮流以及电视转播的需要,同时让斯诺克更加娱乐化大众化,毕竟传统斯诺克规则有些背道而驰,不过如何去改的确是一个难题,上一回我所写《解读世锦赛》所提到4点都可以作为参考,任何一项改动需要经历实战的考验,台联可以通过小型排名赛去做试验,当然欧亚大陆还有一些潜在市场可挖掘,比如奥地利和马耳他,其中奥地利从2010年举办了6届维也纳斯诺克公开赛。至于澳大利亚这片热土,台联不应该放弃,毕竟罗伯特森出世带动不少澳大利亚球手参与斯诺克这项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