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经离我们远去,每一年斯诺克球坛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今年斯诺克球坛谁是最大赢家,中国军团整体表现如何,斯诺克大势格局如何?这些自然成为了球迷和媒体在年末总结时热议的话题。
过去的2013年,丁俊晖交出了10年职业生涯最出色的一份答卷,全年4冠1亚,47.94万英镑的奖金收入(折合474万人民币),72次破百,大型排名赛22连胜——四项数据都开创了职业生涯之最。丁俊晖的2013年征程呈现的是先抑后扬的走势,然而今年进程却是刚好相反,其分界线为4月初结束的中国赛,在世锦赛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丁俊晖虽然在伦敦大师赛遭遇一轮游,但之后的德国赛,丁俊晖连克马克-威廉姆斯,佩里,瑞恩戴闯入决赛,决赛中丁俊晖9-5击败特鲁姆普,夺得个人第10个排名赛冠军,这也是丁俊晖首次在英国以外的欧洲大陆赢得排名赛冠军奖杯,而在三周后威尔士赛,抽到上上签的丁俊晖连斩5位排名32开外球手以及老将乔-佩里,职业生涯第2次打入威尔士赛决赛,可惜决赛中3-9输给奥沙利文,未能第2次捧起威尔士赛冠军奖杯。进入3月,丁俊晖在海口止步16强,但他追平了亨德利所保持的排名赛正赛决胜局14连胜记录,而月底丁俊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决赛中10-5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罗伯逊夺取了个人第11个排名赛冠军,进一步巩固了80后排名赛冠军数量第一人的地位,同时追平了亨德利单赛季5个排名赛冠军的记录。在63天时间里,丁俊晖取得了两冠一亚好成绩。
然而恰恰在中国赛夺冠后,丁俊晖似乎陷入了低谷,首先在世锦赛上,丁俊晖状态不佳,在和90后小将韦斯利大战8个小时后最终在决胜局败下阵来,而到了新赛季,丁俊晖参赛数量不多,但在有限几个比赛中,丁俊晖的成绩只能用一般来形容,虽然在上海赛打入4强,但无锡赛和国际锦标赛不幸止步资格赛,英锦赛上丁俊晖也仅仅是打入32强。从世锦赛到英锦赛这段时间里,丁俊晖仅仅只收获了一战亚巡赛冠军。但丁俊晖还是收获了另一个记录,英锦赛结束后,丁俊晖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成为了首位登上世界第一的亚洲球员以及斯诺克史上第11位登上世界第一的球手。
全年丁俊晖收获了3冠一亚,一年总奖金达到27.76万英镑(折合269万人民币),40次破百,131次单杆50+,此外,丁俊晖追平亨德利两个传奇记录(单赛季5冠,排名赛决胜局14连胜)以及年末首次登上世界第一宝座。单从数据来看,丁俊晖在收入,单杆数据上不如2013年,冠军数也少了一个,但丁俊晖整个2014年收获的并不比2013年差。不过丁俊晖有一问题在2014年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三大赛低迷症,大师赛和世锦赛一轮游,英锦赛只是打入32强,如果说大师赛出局有对手的因素(宿敌墨菲),而世锦赛和英锦赛被两位90后年轻小将爆冷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意外和失望,由于连续3年三大赛的不作为,在80后阵营中,丁俊晖三大赛成绩以及被罗伯逊和塞尔比超越,后两位在过去1年内完成了大满贯的伟业。有关丁俊晖低迷的问题,我会在大师赛冠军预测中做一些说明。
除了丁俊晖之外,整个2014年中国军团表现也不如2013年,去年傅家俊两次打入排名赛决赛,取得一冠一亚成绩,而今年傅家俊尽管排名始终保持在前12行列,但没有一战赛事成功打入决赛,最好成绩仅仅是海口赛打入半决赛。2013年肖国栋在上海打入了决赛,梁文博收获一站亚巡赛冠军,但2014年此二人和傅家俊一样,排名保持相对稳定,但几乎没有任何出彩的成绩,而其他旅英中国球手只能苦苦为保级而拼搏,90后军团中,大部分球手表现没有太大起色,只有赵心童在一些排名赛给人上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这点来看,但中国斯诺克门面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只是由丁俊晖一人在苦苦支撑,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生死荣辱全系于丁俊晖一身,中国整体斯诺克水平相比英伦三岛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以上说的是中国斯诺克球手的发挥,下面来说说中国斯诺克的市场,众所周知,中国真正进入世界斯诺克版图是2005年,从那一年中国赛丁俊晖神奇夺冠之后,中国斯诺克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而2012年中国斯诺克产业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峰,一站5站排名赛和3战APTC,赛事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本土,之后2013年和已经过去的2014年也是如此,然而不幸的是,这样的巅峰来得快,去得也很快,从目前情况来看,明年海口赛已经确认被取消,无锡赛也面临夭折的危险。换句话说,2015年中国将不再拥有5战大型排名赛,明年在中国大陆所举办的斯诺克赛事数量肯定会有所减少。
几个月前,国内著名台球杂志《I台球》曾经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中国斯诺克在萎缩》,文中谈到目前中国斯诺克在急速发展后所遇到的问题,其一上座率,其二赛场和安保瓶颈,其三就是斯诺克新版图的迷局。前两个问题我在之前提过,相信很多球迷也会有所感受,而第三点,文中主要提到两点,一个是海口赛取消的一个很大原因——冠名困难(很难找到赞助),另一个是世界台联和真正意义上掌门人赫恩谈到他未来构想,大力开拓欧洲以及,中东东南亚斯诺克市场。
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中国斯诺克出现萎缩。几年前我就提到中国斯诺克市场存在虚假繁荣的景象,因为中国斯诺克产业太过依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丁俊晖,过去的2013-2014赛季,丁俊晖在本土赢得了上海,中国和国锦赛的冠军,而在无锡和海口成绩糟糕,有趣的是三个夺冠的赛事得以在2015年继续举办,然而另外两个成绩差的赛事则不幸夭折了,这就是最好的例证,丁俊晖的发挥不仅仅决定了上座率,同时也决定了这项赛事能否延续,可以预见未来2-3年内,如果丁俊晖在本土表现像本赛季无锡和国锦赛那样糟糕。恐怕上海赛,中国赛和国锦赛也会面临离开斯诺克版图的危险。
前年一个神秘的圈内人士告诉我的一个内幕消息,虽然很多人不相信,有些人更是爆粗口骂我,但我个人还是保留个人意见,因为上述事实似乎已经映射了一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