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奖赛决赛前瞻

(2009-10-11 12:03:38)
标签:

体育

分类: 斯诺克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9点,2009年大奖赛决赛将在开尔文大厅上演,丁俊晖将与尼尔罗伯逊争夺个人职业生涯第4冠。这也是大奖赛历史上首次又两个非英伦三岛的选手争夺冠军,而斯诺克排名积分赛历史上出现这种局面还要追溯到24年前,1985年英国公开赛决赛是由来自南非和弗郎西斯科和大师赛第一位打出满分杆球员——来自加拿大基尔克-史蒂文斯之间展开,最终前者12-9击败后者,夺取了职业生涯唯一一个排名赛冠军,这也是斯诺克历史上仅有一个拿到排名赛冠军的非洲球员。
      回想起来,丁俊晖和尼尔罗伯逊的职业生涯真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是两人都是03年进入职业生涯,两人各自在07年某站赛事有着出色的发挥之后(丁俊晖07年大师赛,罗伯逊威尔士公开赛)便陷入了相对较长时间的低谷,两人都曾经有一段短暂时间临时排名跌出前16行列,现在都顺利回到前16行列,在大奖赛之前,两人均3次打入排名赛决赛,3次都取得冠军,维持了进决赛就夺冠的规律,而本届大奖赛,两人经历也有些相似,第一轮比赛,两人状态都不理想,不过由于对手在临近胜利时过于紧张,多次错失决杀良机才使得二人在落后情况下死里逃生完成逆转。之后两人都发挥正常水平,在第2轮和1/4决赛都以大比分击败对手。从单杆破百和单杆50+数据来看,两人非常相近,墨尔本机器前4场5次破百,7次单杆过50,丁俊晖3次破百,9次单杆过50。
     同为80后球手,两人技术风格类似,都属于强势进攻型选手,长台成功率非常高,不过两人时常会打失了一些简单球。而在对于母球力量控制上,丁俊晖要比墨尔本机器细腻。这点在长距离走球上尤为明显,而在防守上,两人在本届比赛都有非常不错的发挥。不过在处理一些关键球上,尼尔罗伯逊有时会有鲁莽的举动,而丁俊晖相对比较沉稳。因此在斯诺克功力上,丁俊晖略强于墨尔本机器。
      不过对丁俊晖有个不太有利的地方,丁俊晖前4场比赛中四个对手进攻发挥上相对有些疲软,埃伯顿,马修和马克威廉姆斯毕竟年事已高,准度难以达到巅峰时期水准,而马奎尔尽管年轻,毕竟因为伤病缺乏训练,进攻手感和前三位老将几乎持平,他们四个并没有给丁俊晖太大压力,毫无疑问,无论进攻凶悍程度,还是准确率,罗伯逊都要远远超过丁俊晖前4个对手,决赛中丁俊晖面临压力远远大于前4场,而罗伯逊在半决赛和状态同样出色的希金斯经历了一场硬仗最终获胜,显然罗伯逊比丁俊晖多了一场在对手进攻同样出色,对手给于自己很大压力下如何应付比赛的经验,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联想到2年前大师赛,丁俊晖决赛中被火箭羞辱,细细想来其实并不偶然,因为之前4场比赛,丁俊晖的对手也都是完全不复当年之勇的老将,他们都在进攻中出现过多低级失误,都没有给丁俊晖太大压力,到了决赛当火箭进攻表现几近疯狂,失误很少,丁俊晖显然有些措手不及,明显缺乏硬仗准备。而本届大奖赛,丁俊晖情况和2年前大师赛非常相似,因此丁俊晖是否顶住压力,做好硬仗的准备将是他是否取得职业生涯第4冠很大因素。
     之前,两人交手4次,双方各胜2场,因此在心理上,双方都没有太大优势,总的来说,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决赛,双方都有自己一个潜在独特的优势,临场发挥和运气也将会左右最终走势,上赛季希望决赛中两人都能发挥出高水平,为球迷上演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

附:丁俊晖和尼尔罗伯逊交手记录
2003年IBSF世界21岁以下青年斯诺克半决赛 丁俊晖 4-7 罗伯逊
2005年英锦赛1/4决赛 丁俊晖 9-5 罗伯逊
2007年超级联赛 丁俊晖 4-2 罗伯逊
2009年冠军联赛 丁俊晖 0-4 罗伯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