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谢淑美读书 |
分类: 读书笔记 |
如果能以浪漫的情怀来看待养育孩子这件事,那么我和他的生活都可以更快乐和轻松一些。也因此,我喜欢看分享养儿育女心路历程的亲子美文。理论固然有据可查,但孩子是每个不同,不可复刻的。了解那些一板一眼的规律、规则、方法之余,不妨多积累一些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
嘉璇把这本《孩子,我留什么给你》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说这是一本好书。我还稍微犹豫了一下。因为这书名看起来可有点语重心长,而我最近尤其害怕看到煞有介事的说教。⋯⋯还是拿起来读了,谁知,读了两篇,眼眶竟湿润了。赶忙抬头看看没人注意我,然后把书塞到包包里,留着回家再欣赏。
用了两个晚上闹哥睡觉以后的时间看完了。其实文章真的非常容易读,也并不是走煽情路线的沉重话题,然而为什么我第一次读就会热泪盈眶呢?我觉得,也许是因为这些文章太贴近一个妈妈的内心了。那些小小而琐碎的趣事,那些小无奈,那些小智慧,那些小得意,给一个爱孩子的妈码所带来的内心触动,要超过大理论、大道理、大事件。当你对一句话深有同感,或看着作者carol的女儿豆芽和蝴蝶的有趣举动会心一笑,这感动就趁机渗入到你的内心了,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然而这决不是说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没有蕴含深刻的大道理。只是一个妈妈的智慧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把大道理演绎得很有美感,这是最让人欣赏的。
再就是文中处处流露出的浪漫情怀。我买过一本书,叫《教养可以这么浪漫》,策划的立意非常好,作者的育儿方式也很值得称赞。不过恕我直言,编校质量有待提高,终于读了一半就搁下了。现在看了carol的这本书,我倒觉得,《教养可以这么浪漫》这个书名若是放在这本书上,也不会不贴切。什么是浪漫情怀呢?在我看来,所谓浪漫并不是伤春悲秋,也不是一切讲求形式,而是不只关注自身,也关注更大的世界,拥有更大的世界观,拥有远一些的眼光,甚至追求一些从浅层次来看无用的东西。这样的浪漫才真正让人洒脱和超脱,也才让人拥有智慧。
这本书还有一点非常巧妙,那就是每一篇文章说了一个成长的故事,每个故事解释了一道养育的谜题,而每一个谜题之后——每篇文章之后,都针对这个谜题推荐了一本图画书。本书的作者carol谢淑美是台湾的著名出版人,以她的专业(妈妈)和职业(出版)这双重身份所推荐的书,实在由不得让人心向往之。可惜的是她推荐的书我们未必全能买到。(含恨)
对我来说一本好书的标志就是,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拿出纸笔来抄上一段,看完之后还要对着我的这些摘抄发呆,下面就分享一点我在这本书中的摘抄吧:
用自己当儿子时的心情,去看待你的儿子;用自己当女儿时的心情,去对待你的女儿。这样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因为,那样的话,你也说过;那样的事情,你也做过⋯⋯
成长,是一条漫长又艰苦的路,需要值得信任的人在一旁陪着。那些会做出无可挽回的憾事的孩子,通常身边没有一个值得他信任的大人陪着。
很多大人把孩子的信任感在孩子还小时就用一些琐碎的小事消耗光了,等到孩子大到足以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事时,他已经习惯凡事不跟大人说了⋯⋯
发呆,有助于培养看书的情绪。
我在书里见识到各种美好的风景,我想,我要做的只是带豆芽进来,让她看看这些风景。
很多孩子其实一直都知道谁最伟大,只要大人不搅局的话⋯⋯
如果童书一定要教小朋友一些什么,我最想教的是——人性。
这本书里我做的摘抄实在很少,因为书中故事多,理论少;轻松的多,沉重的少;让你会心一笑若有所悟的多,扳起面孔强迫你接受的少。我也觉得,不必把它看作是什么专家的著述,而单纯是一个文化妈妈分享自己养育孩子的心路历程,看看她的得失,再联想一下自己,最后悟出一点什么,这就够了。carol的女儿豆芽和蝴蝶都在继续长大,相信carol也在继续跟着女儿成长,而我们也一样。很期待今后再看到豆芽和蝴蝶的精彩故事,并分享carol在育儿过程中新长出来的那些智慧和心得。
写到最后我也没说清楚,carol在这本书里到底要留给孩子什么呢?嗯⋯⋯你觉得呢?
嘉璇把这本《孩子,我留什么给你》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说这是一本好书。我还稍微犹豫了一下。因为这书名看起来可有点语重心长,而我最近尤其害怕看到煞有介事的说教。⋯⋯还是拿起来读了,谁知,读了两篇,眼眶竟湿润了。赶忙抬头看看没人注意我,然后把书塞到包包里,留着回家再欣赏。
用了两个晚上闹哥睡觉以后的时间看完了。其实文章真的非常容易读,也并不是走煽情路线的沉重话题,然而为什么我第一次读就会热泪盈眶呢?我觉得,也许是因为这些文章太贴近一个妈妈的内心了。那些小小而琐碎的趣事,那些小无奈,那些小智慧,那些小得意,给一个爱孩子的妈码所带来的内心触动,要超过大理论、大道理、大事件。当你对一句话深有同感,或看着作者carol的女儿豆芽和蝴蝶的有趣举动会心一笑,这感动就趁机渗入到你的内心了,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然而这决不是说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没有蕴含深刻的大道理。只是一个妈妈的智慧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把大道理演绎得很有美感,这是最让人欣赏的。
再就是文中处处流露出的浪漫情怀。我买过一本书,叫《教养可以这么浪漫》,策划的立意非常好,作者的育儿方式也很值得称赞。不过恕我直言,编校质量有待提高,终于读了一半就搁下了。现在看了carol的这本书,我倒觉得,《教养可以这么浪漫》这个书名若是放在这本书上,也不会不贴切。什么是浪漫情怀呢?在我看来,所谓浪漫并不是伤春悲秋,也不是一切讲求形式,而是不只关注自身,也关注更大的世界,拥有更大的世界观,拥有远一些的眼光,甚至追求一些从浅层次来看无用的东西。这样的浪漫才真正让人洒脱和超脱,也才让人拥有智慧。
这本书还有一点非常巧妙,那就是每一篇文章说了一个成长的故事,每个故事解释了一道养育的谜题,而每一个谜题之后——每篇文章之后,都针对这个谜题推荐了一本图画书。本书的作者carol谢淑美是台湾的著名出版人,以她的专业(妈妈)和职业(出版)这双重身份所推荐的书,实在由不得让人心向往之。可惜的是她推荐的书我们未必全能买到。(含恨)
对我来说一本好书的标志就是,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拿出纸笔来抄上一段,看完之后还要对着我的这些摘抄发呆,下面就分享一点我在这本书中的摘抄吧:
用自己当儿子时的心情,去看待你的儿子;用自己当女儿时的心情,去对待你的女儿。这样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因为,那样的话,你也说过;那样的事情,你也做过⋯⋯
成长,是一条漫长又艰苦的路,需要值得信任的人在一旁陪着。那些会做出无可挽回的憾事的孩子,通常身边没有一个值得他信任的大人陪着。
很多大人把孩子的信任感在孩子还小时就用一些琐碎的小事消耗光了,等到孩子大到足以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事时,他已经习惯凡事不跟大人说了⋯⋯
发呆,有助于培养看书的情绪。
我在书里见识到各种美好的风景,我想,我要做的只是带豆芽进来,让她看看这些风景。
很多孩子其实一直都知道谁最伟大,只要大人不搅局的话⋯⋯
如果童书一定要教小朋友一些什么,我最想教的是——人性。
这本书里我做的摘抄实在很少,因为书中故事多,理论少;轻松的多,沉重的少;让你会心一笑若有所悟的多,扳起面孔强迫你接受的少。我也觉得,不必把它看作是什么专家的著述,而单纯是一个文化妈妈分享自己养育孩子的心路历程,看看她的得失,再联想一下自己,最后悟出一点什么,这就够了。carol的女儿豆芽和蝴蝶都在继续长大,相信carol也在继续跟着女儿成长,而我们也一样。很期待今后再看到豆芽和蝴蝶的精彩故事,并分享carol在育儿过程中新长出来的那些智慧和心得。
写到最后我也没说清楚,carol在这本书里到底要留给孩子什么呢?嗯⋯⋯你觉得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