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专栏 |
原载《现代家庭》专栏 2013年1月
"丈夫"的距离
文/王海
驭夫的艺术,千百年来一直是女界为之痴迷,然在学术层面争议颇多的一门学科。
站在女性视角,与男人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安全又不至于使得对方逃逸的?极端虚无主义者喜欢貌似潇洒地建议: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方为夫,假使超过一丈之距,不妨随他去吧。我得严正指出,这个建议高估了男性的自律,同时低估了在一旁觊觎你家男人的其他女子的狼性。人类无法自我约束的散漫与率性,远远超乎自身的想象。"丈夫丈夫"的称呼,传递的是自古以来女性对男性配偶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其实就是"凑性")的讪讪与无奈,你可以当它自嘲听,但如果当它方法论,则南辕北辙。
妻子与丈夫的距离,有点孔夫子当年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式的抓狂:近之不逊,没大没小的,远之则怨。很多男人抱怨,在婚姻生活中遭遇了妻子无微不至的"抢逼围",以至于深感窒息与绝望。他们中的一些,最终杀出城去,重获"自由"。我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事成之后在接受我采访时犹如哲人般深邃地告诉我:"自由是什么,我现在算搞清楚了,自由不是可以随便乱搞,而是——可以什么都不搞!"
在距离的认知上,男女都存在一定误区。女人爱一个男人,往往爱到最到如同DNA般的合体;男人爱一个女人,在经过了最初的热络与生物激情之后,常常无法自控地冷却下来。有一个说法比较流氓,大家姑且批判着看看,说是从遗传的角度,雄性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遍洒自己的种子,从而有利于自身物种的繁衍。如果这个理论站得住脚,那关于很多男人的显性表现也就找到了根源的诠释。但是显而易见,道德与女性都不允许张扬上述言辞。
回到男性的角度。作为一个丈夫,我们希望在婚姻中,能够葆有一种怎样的距离,让我们既不感觉咄咄逼人的窒息与不自在,也不会因为妻子的无谓放任而感觉闷闷不乐和受忽略?
这是一个有点贱贱的命题。我理想中的完美距离,可以用如下的一段文字阐释:她必须具备一种天然的警觉,可以随时粉碎我作为雄性对外扩张侵略性的企图,但我更希望她采取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然而给足面子的艺术处理方式,换言之,她可以把自己当作动物园园长对我施行管束,但她是否能让我产生明明是在动物园内但却偏偏有一种漫步大自然的清新感?在相处的距离上,不至于因为过于无间的邂逅而产生审美疲劳;最关键的,她得有自己的事情做,未必够得上"事业",事情即可,当然前提是这"事情"不能仅仅是"爱我"。
行文至此,或许一顶"男性沙文主义"的帽子已经扣到我头上。写这个专栏的目的,不是为了讨女性读者的好,而是真诚地希望通过暴露一点男性世界的真实活思想,引起读者共鸣甚至是争议,从而切实帮助大家提高驭夫能级,增进家庭和谐,当然更重要的目的是造福男性同胞,用我微薄之力替他们松绑,让他们中的一些,从茫茫的苦海中,看到一丝彼岸的曙光。
继续说"距离"。学过初中物理的也许还能想得起来,一样东西放得离你眼睛太近,近到一倍焦距之内,你会完全看不清楚,进而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丈夫"之"丈",既涉及社会学,也涉及物理学。然而这个称谓里蕴涵的禅意,几乎从未被时时将之挂在嘴边的女人所心领神会。这是大多数已婚男人不开心的渊薮。
那么,怎样的距离才是最"合适"的距离?很遗憾,在情感问题上向来只有冤家没有专家,我无法精当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能做的,是从一团公认的乱麻中扯出一缕线头,然后大家七手八脚一起扯,扯快了,可能重归芜杂,扯不好,乱麻还是乱麻,不过从一团衍变为一堆。意义只在大家一起扯的过程,可能会让我们从各自的既定思维中产生停顿并作之前你意想不到的拐弯。
快收尾了,我想了想,还是打算最后煞一下风景:"丈夫"未必是"爱人",婚姻也不等同爱情的终极方式,妻子与丈夫的距离探讨,不是基于两个沉溺爱河的异性,而是从一间在生活方式上达成某种默契的近似"公司"的实体内,探究两个合作伙伴,如何相处才能加固实体构件稳固性,不至于因为引进外界无谓竞争而造成实体撕裂,崩溃乃至清盘。
"丈夫"的距离
文/王海
驭夫的艺术,千百年来一直是女界为之痴迷,然在学术层面争议颇多的一门学科。
站在女性视角,与男人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安全又不至于使得对方逃逸的?极端虚无主义者喜欢貌似潇洒地建议: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方为夫,假使超过一丈之距,不妨随他去吧。我得严正指出,这个建议高估了男性的自律,同时低估了在一旁觊觎你家男人的其他女子的狼性。人类无法自我约束的散漫与率性,远远超乎自身的想象。"丈夫丈夫"的称呼,传递的是自古以来女性对男性配偶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其实就是"凑性")的讪讪与无奈,你可以当它自嘲听,但如果当它方法论,则南辕北辙。
妻子与丈夫的距离,有点孔夫子当年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式的抓狂:近之不逊,没大没小的,远之则怨。很多男人抱怨,在婚姻生活中遭遇了妻子无微不至的"抢逼围",以至于深感窒息与绝望。他们中的一些,最终杀出城去,重获"自由"。我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事成之后在接受我采访时犹如哲人般深邃地告诉我:"自由是什么,我现在算搞清楚了,自由不是可以随便乱搞,而是——可以什么都不搞!"
在距离的认知上,男女都存在一定误区。女人爱一个男人,往往爱到最到如同DNA般的合体;男人爱一个女人,在经过了最初的热络与生物激情之后,常常无法自控地冷却下来。有一个说法比较流氓,大家姑且批判着看看,说是从遗传的角度,雄性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遍洒自己的种子,从而有利于自身物种的繁衍。如果这个理论站得住脚,那关于很多男人的显性表现也就找到了根源的诠释。但是显而易见,道德与女性都不允许张扬上述言辞。
回到男性的角度。作为一个丈夫,我们希望在婚姻中,能够葆有一种怎样的距离,让我们既不感觉咄咄逼人的窒息与不自在,也不会因为妻子的无谓放任而感觉闷闷不乐和受忽略?
这是一个有点贱贱的命题。我理想中的完美距离,可以用如下的一段文字阐释:她必须具备一种天然的警觉,可以随时粉碎我作为雄性对外扩张侵略性的企图,但我更希望她采取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然而给足面子的艺术处理方式,换言之,她可以把自己当作动物园园长对我施行管束,但她是否能让我产生明明是在动物园内但却偏偏有一种漫步大自然的清新感?在相处的距离上,不至于因为过于无间的邂逅而产生审美疲劳;最关键的,她得有自己的事情做,未必够得上"事业",事情即可,当然前提是这"事情"不能仅仅是"爱我"。
行文至此,或许一顶"男性沙文主义"的帽子已经扣到我头上。写这个专栏的目的,不是为了讨女性读者的好,而是真诚地希望通过暴露一点男性世界的真实活思想,引起读者共鸣甚至是争议,从而切实帮助大家提高驭夫能级,增进家庭和谐,当然更重要的目的是造福男性同胞,用我微薄之力替他们松绑,让他们中的一些,从茫茫的苦海中,看到一丝彼岸的曙光。
继续说"距离"。学过初中物理的也许还能想得起来,一样东西放得离你眼睛太近,近到一倍焦距之内,你会完全看不清楚,进而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丈夫"之"丈",既涉及社会学,也涉及物理学。然而这个称谓里蕴涵的禅意,几乎从未被时时将之挂在嘴边的女人所心领神会。这是大多数已婚男人不开心的渊薮。
那么,怎样的距离才是最"合适"的距离?很遗憾,在情感问题上向来只有冤家没有专家,我无法精当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能做的,是从一团公认的乱麻中扯出一缕线头,然后大家七手八脚一起扯,扯快了,可能重归芜杂,扯不好,乱麻还是乱麻,不过从一团衍变为一堆。意义只在大家一起扯的过程,可能会让我们从各自的既定思维中产生停顿并作之前你意想不到的拐弯。
快收尾了,我想了想,还是打算最后煞一下风景:"丈夫"未必是"爱人",婚姻也不等同爱情的终极方式,妻子与丈夫的距离探讨,不是基于两个沉溺爱河的异性,而是从一间在生活方式上达成某种默契的近似"公司"的实体内,探究两个合作伙伴,如何相处才能加固实体构件稳固性,不至于因为引进外界无谓竞争而造成实体撕裂,崩溃乃至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