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江专栏·底片年代】程之:上海“坏人”

(2011-12-15 12:27:20)
标签:

杂谈

分类: 底片年代
【申江专栏·底片年代】程之:上海“坏人”

上海“坏人”

文/王海

银幕上,总有一些坏人的形象比高大全的男一号更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比如,北有方化,南有程之,都是中国电影史上著名的坏人扮演者。巧合的是,这两位在差不多的时间去世,方化1994年,程之1995年。去世前,方化应姜文的邀请,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客串一位解放军的老将军。片子里的一个场景:电影开演前,大院里的孩子喧闹无比,一身绿军装的方化缓缓起身,威严地发问:孩子在哪里?那一刹那,我恍然觉得看见的还是“太君”在问“八路在哪里?”

和方化几十年如一日脸谱化演绎东洋坏蛋不同,程之的反派角色,坏得阴鸷而内敛。《我这一辈子》是话剧皇帝石挥的得意之作,但我只记得程之在里边扮演的警察局长;《蚀》里的特务头子,《红日》里的国军参谋长,拉出来晒晒,都是蔫坏蔫坏无不让人牙根发痒的主儿。那些电影里,导演还总喜欢从下往上朝程之的眼镜片上打光,这愈加显得角色的阴险。

好吧,关于程之的钩沉显得太古旧了点,我们还是说点和申江读者沾点边的吧。我们的读者,如果是70后的前半段——75年之前出生的,一定看过程之和另一个著名的银幕“外国人”于飞搭档说的相声;75后的那拨,应该看过程前主持的《正大综艺》。程前是程之的次子,不过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程之之兄。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血缘真相时也大跌眼镜:和其父相比,程前是多么标准的一个英俊升级版啊。后来我就常拿程之程前父子的鲜活例子教育我周围那些拧巴无比的女生:想做人种改良基因的实验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拨开迷雾看未来。

那些80后,也别觉得你们和程之老先生从未存在过文化上的关联。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剪纸片《三只狼》、木偶片《崂山道士》的旁白,都出自程之。而说到在配音上的造诣,程之还有更文艺范儿的。电影《牛虻》中红衣主教蒙泰里尼的配音就是他,《王子复仇记》里孙道临配的哈姆雷特,程之则是“丹麦王克劳迪斯”。

程之的漫画最好画了:枣核脸上,一对金鱼眼,鼻孔两个小点,再把雪奈尔的标志朝两边拉开,安到颧骨上,成了。这副尊容,犹如一米七几个头如果能在NBA立足一样,必然有过人之处。他在艺术门类上的综合素养,如今有几个当红的小生堪比?如果不是未及古稀就不幸辞世,他或许能有更多的机会,创造出更多引人入胜的“上海坏人”。

我小的时候,看电影非常容易入戏。小学的时候,上影厂拍过一部当时很红的电影《开枪为他送行》。程之在里边扮演的坏蛋,说过一句巨牛逼的台词:“小心把你扔到黄浦江去氽馄饨!”这句话曾经是我童年长久的梦魇。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和铁血沉郁的“氽馄饨”相比,类似“黄浦江呒盖头”之类的绵软说辞简直弱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