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外滩情人墙到宜家咖啡厅

(2011-09-13 17:40:21)
标签:

杂谈

分类: 【申江专栏】

从外滩情人墙到宜家咖啡厅

文/费里尼

 

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吗?答案不言而喻。但是,我的爷叔辈们,从30年前的外滩情人墙到30年后的宜家咖啡厅,他们始终没有找到一处宜家宜室的谈恋爱的去处。30年前,他们囿于窄小的居室,情欲的力比多找不到健康的释放出口,30年后,上海人的人均居住面积据说翻了N番,但爷叔阿姨们过剩的力比多依然像当年一般找不到一处排遣的物理空间。并且,他们被斥为“廉耻淡薄”、遭人嫌弃。

我要说,在一种强大的外力压迫之下,廉耻其实算不上什么人类的必需品。你们可曾见过外滩情人墙一张石凳上三对情侣旁若无人旖旎的场景吗?大概听过传说。我是真见过。我那如今55岁的爷叔当年曾不止一次带我去和女友约会过。那浪漫而骇人的场面,多年后仍在我心中震撼不已。

就以我的嫡亲爷叔为例吧,看看这是一群经历过怎样的上海人。1956年出生,还没上中学,文革开始,从此没有正经接受教育。1974年高中毕业进煤气厂上班,开始恋爱的时候,遭遇空前的性压抑——实在是没地儿让你不压抑。结婚时在里弄老屋的旁边自己动手盖了一间十平米的小房子。好容易熬到40岁,老房子拆迁,住进新工房。没几年,企业改革,下岗,领了几万块回家呆着。从此混着,颇有些浑浑噩噩了。

没错,这一帮人没有清醒的自我奋斗意识抑或能力,在知识的确还能改变命运的年代,没有抓住最后的机会。这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的不少同龄者如今依然“脊梁”着,他们却hold住脸皮在宜家蹭免费咖啡兼谈恋爱。人世间的沧桑变换,莫过于此。

我不认同这帮爷叔阿姨的生活方式,但我非常理解——他们的行为,属于对青春时期缺失的某些东西的一种补偿。人之将暮,说豁出去了也行,说看明白了也行。总之,他们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追索曾经的失落。

除却个别人的行为小节不敢恭维之外,我倒真没觉得他们的行为就如何出格。宜家得修补现行规则的漏洞来应对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辟出“免费咖啡区”来解决问题。一个世界知名企业不该采取如此赤裸裸的手段来甄别顾客——理论上,无论是否消费,只要持有会员卡的即为你的顾客。

社会欠这批爷叔阿姨们太多。但这个单不该由宜家来埋。我们在火热讨论的时候,留神别放走那个应该埋单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