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头旧文之:男人眼中的床

(2010-03-22 16:19:07)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专栏

男人眼中的床

撰文/王海

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神说:要有床,于是有了床。

除了内衣,床是一个男人一生中与之亲密接触时间最为长久的东西了,当然习惯裸睡的男人不在此列。厮守长久了,不免生出些尴尬。对了,床就是这么个尴尬的玩意儿,在我眼中,床的尴尬指数仅次于避孕套--你说你这么个东西,掺和在男女之间算怎么回事?

我这样说,并非是对床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存在表示质疑。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对床铺娱乐意义的发掘和津津乐道远远大于实用意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床铺无言,自有绮念如影随行。事隔多年,小学英语课本中的例句“Let's go to bed” 今天听来自有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软色情笑料。但时光转换到20多年前,我和同桌的马尾辫小女孩异口同声朗读“Let's go to bed”曾经听来那么的纯净无邪。

除去人们心照不宣的情事外,床之所以处在一种不太方便言说的尴尬地位,和它见证了太多隐秘的事件有关,秦烩和家主婆王氏就是在床上商量如何搞掉老干部岳飞的,当今一些干部的“枕边风”自然也是在床上吹得的。如果论一论阴谋与爱情两样事物发生在床上的概率,前者的百分比说不定还要高一点点,爱情不可以当饭吃,而阴谋可以。

人们天然对掌握自己过多信息的人或物下意识地防备。床铺能够瓦全,能够在几乎所有人的家中无可争议地占有一席之地,和它能长久地保守所有的秘密有关,试想想,床一旦开口说话,人类的惊骇将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但是,尽管床铺一生对睡在上边的人们忠心耿耿,好像从来没人说过:床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的劣根性在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对默默奉献不翻毛腔的事物熟视无睹,不把村长当干部。床就是这么个铁证。

在人类长期的起居过程中,床的工具性和使用者的功利性齐头并进,时至今日,床已经彻底沦落为人类生活的附庸。床的成熟是以人类(尤其是男人)某些器官质地退化为代价取得的。人类对精致生活的孜孜以求和床铺一起构成共谋,其结果是人类的生活日趋细腻,感受日趋丰富,但副作用是在床上,有时大脑指挥不动相应的器官。

作为一个世俗的物事,床也未能免俗,体格孱弱骨质疏松的床无疑是要受到使用者的腹诽乃至弃用的,在安身立命的问题上,床最重要的是健康指数,结实第一,花架子玩不得,将来男女双方做抗压强度实验时要立竿见影的。

从总体上看,人们和床之间是缺乏交流沟通的,床只是单纯的一个平台,招之即睡,醒之即去。多少美梦和美事成就在床上,多少欢娱的叫声假借“床”的名义肆虐。这种时候,床的含义被狭至最小,最SEXY。

在已婚男人眼中,床在更多时候是一个禁锢之地,躺在婚床上的男人,只能苦笑着漫看床外的云卷云舒。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的,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红玫瑰,另一个则是白玫瑰。娶了红玫瑰,红玫瑰便变成墙上的一摊蚊子血,白玫瑰却永远是床前明月光。就是这一抹清冷的月光,有时候还会被床上眼光昏花的男人看作地上的冷霜。

床当然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不用说99%的人最终死在了床上这一事实,还有相当数量的男人是被刺死在床的,不少男女是被捉奸在床的,床在不同人们眼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写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床的确不能算人类的好朋友,因为这个东西太容易被一些人的对立面利用:令其声名扫地,甚至粗暴地褫夺其生命的权利。

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时刻,一些远离床铺的男人会赢得人们的尊敬,至少在关于他们的传记文字里是这样说的。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达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后的一石洞内面壁自修,参禅佛学九年,从不上床睡觉,终于悟得佛的涅盤境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中曾经有45天未上床睡觉,天天坐镇办公室统帅三军,终于战胜德意日法西斯。

上边这些传记故事折射出床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为俗人普通人过平常日子准备的,紧急状况下床是不宜提起的--床是安逸的象征,一个沉溺于绣榻的统帅是可能影响到军队士气的。

关于床铺,有一个老掉牙的外国笑话,说是一个人得了妄想症,睡在床上,怀疑床底下藏着人,睡到床底下,又开始怀疑床上有人。心理医生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最终这个人的邻居的一个提议令困扰迎刃而解:锯掉床腿,落地睡。

人类的很多毛病,都是因了这生了四条腿的床铺而来。

在关于对床的描述中,我最欣赏的是“天做被,地为床”,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全世界的群众都在我卧榻旁酣睡。在天下大同之前,人类已经大被同眠了,想不爽都是很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