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小校歌的故事
(2021-10-19 09:37:44)
昨天,朱小书记陈老师发我消息,希望我能把朱小的校歌再给他解读一遍。
在朱小的时候,每年,我都会有各种机会解读朱小的校歌,这种解读是在我研究了朱小的历史,特别是校歌生成年代的朱小的背景,然后在查阅各种资料之后,产生的关于朱小校歌的真实故事。但是,今年每年都会有好几次的解读,但是真正落实文字的,还并没有。
所以,是时候把这种研读落实到文字了,否则,再过几年,或许朱小校歌的历史将会重新泯灭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朱小的校歌是这样的:
南北漕江水萦回
九峰远眺翠如堆
此种灵秀构胚胎
个个待人才
愿我侪
勤能补拙运甓追陶侃
愿我侪
俭以养廉永求师齐晏
他年事业好当担
勤朴训言常在
同力相衔同德无猜
期我英俊才
这首校歌的歌名叫做《芸辉一隅》。芸辉和一隅,其实是两个名字,分别代表着两所学校。芸辉,就是芸辉初等小学堂,创办于1908年,是朱家角地区最早的学堂;一隅,就是一隅小学堂,创办于1909年。而这两所学堂就是朱家角小学的前身。
这首校歌创作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史料上记载是1921年,那到现在就是整整一百年。
这首歌是由朱家角小学的前身,一隅小学的校长陆海虞作词的。
校歌分为两阙,前半部分主要描述朱家角的地理位置,后半部分突出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南北漕江水萦回,九峰远眺翠如堆,此种灵秀构胚胎,个个待人才。
第一句中,漕江,这是朱家角的母亲河,南北走向。一百年之前的朱家角,水运发达,交通以水路为主,当时的漕江上,船只穿梭繁忙,河水清澈萦回。
第二句中,九峰,这是指上海地区坐落在松江区域和青浦交界的九座山峰,分别为:小昆山、横山、天马山、钟贾山、东佘山、西佘山、薛山、凤凰山、库公山,其中以西佘山海拔最高,约为97米。一百年前的朱家角,没有高楼、没有雾霾,在朱家角地区,是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郁郁葱葱的九座山峰的。
朱家角钟灵毓,置身于这样的一个地理环境之中,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人才。
愿我侪,勤能补拙运甓追陶侃;愿我侪,俭以养廉永求师齐晏。他年事业好当担,勤朴训言常在。同力相衔同德无猜,期我英俊才。
校歌的第二部分,主要提出了当时的朱小,也就是一隅小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我侪,就是我们这一辈,我们这一代人。
运甓追陶侃,永求师齐晏,分别是两个典故,前者说的是勤劳的典范,后者说的是节俭和尊从的模范。
当时的朱小,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勤奋就如陶侃,节俭要学晏子,时刻牢记“勤朴”的教导,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隅小学,是由朱家角本地乡绅蔡承烈创办,蔡承烈一身捐资助学,他用他自己的字(一隅)创办起了一隅小学,在朱家角留下了殷实的口碑。他规定:家属幼辈上学不收钱、元号油坊(他的实业)的工人子女上学不收钱、为他种田的长工短工家的孩子上学不收钱、古镇上贫寒人家的子女要上学不收钱。因此,后人尊称蔡承烈为一隅公,蔡承烈和一隅小学,在当时的朱家角,具有很高的声望。
那时的古镇朱家角上,许许多多的孩子都会唱一首歌,这首歌就是一隅小学的校歌。
2014年,我们在整理朱家角小学史料的时候,发现了当时的一隅小学的校歌的歌词,很遗憾的是,我们遍寻校史,也没有找到校歌的歌谱,更没有当时校歌演唱的音像资料。
于是,我们用当时的校歌的歌词,请朱小音乐老师重新谱曲,再造了这一首传诵了一百多年的校歌,我们让我们学生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了这首歌曲,并且在录音棚里录制了这首校歌。这就是大家刚才看到的那首校歌视频。
芸辉一隅,闪耀了一百年,今后,还将会继续闪耀下去。
前一篇:孩子们,还是要幸福!
后一篇:运动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