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质学校的现代标准

(2009-02-24 16:05:25)
标签:

教育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现为美国马塞诸塞州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本人主要根据斯藤伯格发表在美国《教育领导》杂志2008年10月号上《人人成才》(Excellence for All)一文编译。本文着重指出:学校教育在使学生掌握传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阅读、计算和写作),更要奠定其现代文明的基本素养(善于推理、韧性和责任感);优质学校应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在快速发展社会中成为积极主动和有创造力公民所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优质学校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在当代,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优质学校?优质的学校的现代标准是什么?既没有学困生又没有天才的学校是不是优质学校?

一、时下的“优质学校”

1. 眼里只有学困生

    “Shadyside”学校坚守这样一条原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校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学困生的转化上,要确保学习最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政府所要求的标准。因为政府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就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实践中,学校为了达到政府要求的标准,眼里只有学困生,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利益。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目前是一种全国性优质教育模式,然而这种只关注学困生的“优质”教育模式却不一定优质。如果学校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让所有学生都难以发挥自己的潜力,我们能说这样的学校是优质学校吗?

2. 只关注尖子生

    “Sunnyvale”学校学困生根本不受关注,管理者只关注那些将来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学校总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成绩不好的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他们给学校抹了黑,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拖了学校发展的后腿。

    “Sunnyvale”学校的办学模式与“Shadyside”学校是截然相反的。“Sunnyvale”学校只关注尖子生,最终的结果是圣经故事中的“马太效应”、“智者愈智,愚者愈愚”,造成严重的两级分化。要知道,普通学生毕竟还是占多数的,学校不能只给拔尖学生提供最优的教学资源。所以,这样的学校不是优质学校。

3. 只偏爱中间学生

    “Brookdael”学校认为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合所有学生。学校不会根据学生学业成绩或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也很少意识到学生的不同个性;教师对学生不同需求的反应漠然,有些教师甚至希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离开学校。这样的学校没有天才计划,也不会为成绩差的学生提供特殊服务。

    这种学校的办学理念隐含了一种“趋同性”。社会上许多人也有类似的“趋同性”意识:不要太落后,也用不着求冒尖,中间状态最舒服。在这种理念下,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标准就算是优秀生,平平淡淡最是真,智力超群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学校管理者以及家长相信他们为孩子创造了最优的学习环境:学生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信念以及价值观,学生之间关系是融洽的,相处是和睦的。

二、优质学校的新“3R”模式

    真正的优质学校是让所有的学生都通过教育达到优秀,提高学业分数是追求优质的自然结果,并不是目标本身。事实上,追求优质也正是许多学校开始办学的初衷。

    优质的标准既不晦涩难懂又不复杂。一般学校可能对传统的“3R”比较熟悉,即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etic),认为优质学校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的能力。然而,时代的变迁使得传统的“3R”不足以成为当今优质学校的办学标准。现代优质学校应该具备全新的“3R”标准:善于推理(reasoning)、韧性(resilience)和责任感(responsibility)。新“3R”模式是对传统3R模式的完善和超越,它们之间不是“替换”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1. 善于推理

    推理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涵盖了所有的思维技能,包括:产生新颖想法的创造性思维技能;确保想法有效性的批判性与分析性思维技能;能够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实践性思维技能;保证想法符合利益攸关方彼此共同利益的智慧型思维技能。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设置独立的学科或是课程。完善的推理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应用推理技能。

2. 韧性

    韧性是指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

    韧性也可以在学校中培养。

    韧性是优秀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品质。有研究发现:如果学生认为智力是可以改变的,则面对有挑战性的课程时会学得更好;而如果学生认为智力是不可改变的,则对有挑战性的课程时就会表现得较差。

3. 责任感

    责任感设计道德与伦理学的意义范畴。责任感包含四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合乎道德,能够明辨是非;智慧调节,能够有效平衡个人内部、个人外部以及人际间的利益来达到共同利益;关爱他人,富有理解与同情心,自觉为他人的幸福着想;见诸行动,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去做,而且会实实在在地身体力行。

    学校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案例学习或是营造挑战性的两难问题情境来帮主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学校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蕴含智慧以及高尚道德品质的名人自传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努力实现学校发展转型

    为了打造优质学校,培养全新的优秀人才,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意识到人人成才、共同进步至关重要。

●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精心而灵活地组织知识,使学生便利地获得知识基础,进而形成专长。

●教学应该在各种时候利用至少三种知识获得方式,包括(1)选择性编码,涉及到确定在一个较大的信息范围内哪些信息是同自己的目的相关;(2)选择性比较,设计到将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前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联系起来;(3)选择性整合,涉及将各种新信息相互练习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评估不仅要涉及学生记住了什么,同时还要包含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成分。

●培养学生对话式思维与辨证式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能够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吸取有益建议,还应帮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意识到没有绝对正确的知识。

●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切实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能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且能对错误进行反思;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摒弃私利,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包括现在的以及未来的影响。

●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并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鼓励学生发展属于自己的价值观的达成,如真诚、正直、诚实、同情和互惠;让学生知道不仅使自己受惠,同时也要有利于他人。

    总之,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测验中获得高分。学校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学校绝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层次的学生或是眼睛盯在平均测验成绩上,必须关注所有的学生,帮助学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成为积极主动和有创造力的公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后勤工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