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云南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煦燕拟任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副厅级)。随后,网上出现大量反映党煦燕涉嫌履历造假等问题的材料。云南省委组织部昨日表示,他们已收集了网上举报材料,将认真查实。(7月6日《新京报》)
这年头,没有人再将履历、文凭、身份造假视为惊天奇闻。公众对此类新闻所剩下的,恐怕只是造假程度的深浅而已。但“党煦燕事件”如此引人注目,恐怕不能规避以下两个疑问:一者,女干部的提拔或者从政的“第一桶金”,有一个看她“带个小孩可怜”的、似乎关系暧昧的男领导作后台,他会是谁?二者,三年提四级,连当地组织部负责人都认为“不太合常规”,缘何能够在女干部身上顺风顺水地进行?
除此外,公众对女干部履历造假上的杯弓蛇影,恐怕还离不开以下两个背景,一则,一些拥有相当实权的干部,能够将种种制度“视同无物”,开辟“特殊通道”修改档案。从臭名昭著的“三假干部”曹忠武骗官事件到王亚丽事件,从工作简历、专业职务到出生年月及学历等,这些内容几乎都能够在权力的运作下无所不改,有的甚至还伪造录用和任职手续。档案管理已成为干部管理上显著的短板。
二则,在一些政府部门,干部选拔任用欠缺透明度,暗箱操作与“潜规则”颇为流行,社会监督形同虚设。说民主推荐,就是组织部门下来给一人发一张表,画勾之后就收走,既不现场唱票,也不公示结果。“一身是假”的干部,尤其是女干部只要“背靠了大树”,便能在一人说了算的“领导意志”下飞黄腾达。而至于“公示”程序,也只是走走过场,履历介绍寥寥数语,公众不能真正了解其工作能力与业绩。
而本案中的党煦燕,似乎契合了其中的某些要点。比如,有自相矛盾的经历报道;有关系暧昧的“男领导”的相助;有违反组织原则的三年提四级;还有“粗线条”的任前公示等。
其实,公众对于党煦燕履历的担心,说到底并不在于害怕其履历造得有多么玄乎和畸形,履历上的事情,只要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不怕查不出来。真正可怕的是权力资本对干部任用的翻云覆雨,如果“一把手”说了算的的阴霾不除,任凭你怎么理顺干部提拔体系,如何配套改革,终究等不到天空放晴——因为大不了,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能摆平。
此前,有不少人感慨“是不是千里马不要紧,只要能被伯乐相中就行;有没有履历造假无所谓,只要后台够硬就行。”这话或许有点过激,却有可能一语成谶。所以,眼下当地组织部门最需要的不仅是接过舆论“话筒”,更要解开升迁女干部的提拔“密码”,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摊在阳光下,让公众看看到底是党煦燕的升官路途是个人能力使然,还是权力后台在作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