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球场”缘何在禁令下“疯狂生长”?

(2011-06-21 00:57:17)
标签:

高尔夫

球场

禁令

杂谈

分类: 时事内参
    这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从2004年开始,国家陆续下达了近10个针对高尔夫球场建设的禁令。然而7年过去,各地仍建设了400多家球场。据称,这些高尔夫球场大多是打着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园、绿化项目等旗号建设的。(6月20日《人民日报》)
    很难想像,在国家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修建高尔夫球场”之下,打着各种各样所谓民生工程项目的幌子,动辄占地“近千亩、几千亩”的高尔夫球场竟然在全国各地获得了“蓬勃发展”,疯狂生长的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此番景象,放在高尔夫运动在国民中普及的程度并不算高的大背景下,有太多的缘由值得深挖细究。
    首先应该是“高尔夫”所代表的身份使然。这年头,谁都不讳言,高尔夫属于“贵族运动”,昂贵的场地设备也好,美丽的绿草如茵、水湾如碧也罢,都是留给“有身份”人的。每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建成,都能让这些人的身份得以验证、虚荣心得以满足。一份4月底公布的朝向管理集团的报告就说,高尔夫旅游市场前景继续看好,定期打高尔夫的球手去年猛增了11%,增至33万人——有了“身份”需求自然也就有了“建设”市场,这似乎是高尔夫球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底气”。
    其二,各地方政府的乐见其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因为许多地方政府满脑子都是“生意经”和“政绩簿”,为了带动旅游、改善招商环境,为了搞房地产、满足土地财政的需要,他们不仅对违法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某地市长就高调宣称“高尔夫球场项目对于该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还声色俱厉要求“市各有关部门继续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如此之下,高尔夫球场上马、建设、落成自然顺理成章。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的“禁而不管”也着实为违法高尔夫项目的上马“填肥加料”了一把。从2004年起,国土资源部便一直声称“严查高尔夫球场等违规建设”,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仅开发商“挂羊头卖狗肉”,如以租代征等形式“曲线”向上报批能够一路绿灯,就是地方政府为此而明晃晃夺农民土地、侵占耕地等也未得到有效惩处。更遑论对地方上担负监管职责人员的失职渎职的严厉问责了。——只是一味地“隔空喊话”,“狼来了”的故事说多了,既震撼不了自己,也吓唬不住别人。
    “贵族运动”的身份、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监管部门的孱弱无力,于是“三人行,则必能化骨绵掌”,违法违规的高尔夫球场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就这样“疯狂生长”起来。而与之相伴的是,是自然环境的破坏、非法使用土地的泛滥、国人口粮的岌岌可危——眼下看来,不对这触目惊心的400多家高尔夫球场违规建设进行严厉的惩处、清理,不对地方官员违法批准兴建高尔夫球场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厉的调查与问责,这一场“空前”的“你禁你的,他建他的”高尔夫球场建设热潮永难息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