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房”的“弦外之音”说与谁听?
(2011-01-25 01:09:21)
标签:
广州
人大代表
袁古洁
买不起房
副主任
杂谈
|
分类:
时事内参
|
日前,在广州省人大会议汕尾代表团的讨论会上,省人大代表袁古洁向在场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慷概谏言。袁古洁说,“我也想买房,但华南师范大学旁边刚刚开盘的一个房子地价是2.5万一平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读书读了10年,教授职称也拿了10年,但我买不起一个商品房。”袁古洁代表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现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月24日《广州日报》)
在各类场合来个动情怡人的现身说法,愁眉苦脸大发感慨“买不起房”的,袁古洁不是第一个,估计也不是最后一个。对此,公众解读时常将矛头对准这些“雷人”之人,比如义愤填膺表示“买不起房不代表你买房”,再比如戏谑嘲讽表达“你买不起房,老百姓呢”,情绪过激的甚至还“人肉”一番,将人家老婆孩子都统统“过滤”一遍,以证明这些吃“官粮”之人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实话说,这些正儿八经地辩驳显得我们很无趣,相反,我倒觉得这些“雷人官员”蛮实诚蛮可爱,一则,在官样场合,没让屁股决定脑袋,敢于拉下脸面“报忧不报喜”,说明其为官之德还有、个人品性尚佳、良心责任未泯,比那些“眼力向上、责任向下”的官员要强N倍。二则,即便其所言有“虚”、所述有“假”,可振臂高呼一番,舆论喧嚣一下,也能让上头领导与相关部门看到这个晃眼的事实:楼市之狂飙,房价之高耸,让“居者有其屋”都快成了“太空幻景”。
其实,纠结于“官员买不买得起房”意义并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有两个追问,一是:这些官员“在其位”是否“谋其政”?比如,你财经委领导可以在媒体面前“知心大姐”做尽,但反过来你是否推动了政府预算、决算报告的公开透明,是否明晰、公布了房价的构成成本;你市长可以洋洋洒洒地大倒苦水“10年工资也买不起房”,但反过来你所管辖的区域是否认真执行了限购令、新国十条,保障房建设任务是否完成得漂亮;你法制工作委员会官员可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在类似维护公民房产产权等立法上,又尽了几分责任?再延展一些,你是否出台过“与民争利”的举措,玩过“权力自肥”的游戏等。
二是,“买不起房”到底说与谁听?又震撼了谁,感动了谁,促进了谁?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因为在这个据称“共识破裂”的社会,任何言论都很难得到上下一致的赞美,意欲以正面形象、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百姓利益的官员,却未必能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利益攸关单位的认同、若干相关部门的配合。很多时候,他们会心照不宣地在一片喧嚣中诡异地淡定着、从容着,最终使得“德才双馨”官员及其振聋发聩的呼唤一并消失在茫茫人海。
“官员买不买得起房”真的不要紧。要紧的是某些官员的“人格分裂”,一边嘴上“花团锦簇”,丰富了媒体版面、增益了坊间遐想、收获了众人眼球,一边说完后就没事般的擦嘴抹净,尸位素餐,甚至与民争利;要紧的是一些官员“买不起房”的真实表白,实打实的真情流露,不能唤醒某些继续着权威主义傲慢与经验主义偏见的楼市调控者、执行人,让焦灼的民生一再痛感连连——无论如何,各级官员及相关部门保持操守、履行责任、反省自知、纾难解困,始终不忘“利为民所谋”,做民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这才是最合情理的政治愿景。■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