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新生儿抚慰丧子灾民的心伤

(2009-05-07 17:32:00)
标签:

汶川

地震

周年祭

死亡

新生儿

抚慰

心伤

育儿

分类: 时事内参

让新生儿抚慰丧子灾民的心伤

    在汶川地震周年祭到来之际,灾区将会迎来再生育的高峰。如今,在板房社区,随时都能见到挺着大肚子、但显然已不再年轻的母亲。她们中的多数,是失去小孩后走上再生育之路的。(5月7日《南方人物周刊》)

     这些高龄、悲伤、困顿、担忧、抑郁的母亲,随着日渐隆起的肚子,日渐坚强。在灾难时光的阴影下,历经了心理的挣扎,她们勇敢地选择了艰难的重生,寄予了自身未来的希望,让腹中的孩子慢慢抚慰伤痛、为己疗伤。

    此前,地震夺去多少孩子的生命,我们不得而知。但今天,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在发布会上说,经过学校和教育部门核对,地震中四川省遇难和失踪的学生共计5335名。当然,这并不包括未到上学年龄的孩子的死亡或失踪数量,但就是“5335”这个简单的数字,已经令人倍感沉重与悲哀。因为,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意味着5335个孩子的不幸、5335朵娇艳鲜花的凋谢、5335个完美家庭的残缺。用“伤心欲绝”来形容其家人的心情,一点都不过分。

    面对这些家庭,我们毫不怀疑心理援助的力量,“春风化雨,不留痕迹”的心理抚慰的确可以平息他们的些许伤痛,“爱心无限,拯救心灵”的心理分级指导培训也可以为他们抹去许多的“震痕”。但这一切,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正所谓“不是北川人,想象不出那种痛”,对他们眼里含着泪、心里流着血的心痛生活,我们周围人都无法做到彻底的感同身受,更无力给予他们更多活着的希望。而能够赋予他们这一切的、给予他们唯一心灵支撑的就是孩子,对他们来说,每个宝宝都会带来一缕温暖的阳光,为他们照亮生活的希望。

    去者不可留,来者犹可追——继续前行、慢慢好转的日子告诉了灾民这一点。40岁的羊霞又生了一个儿子,地震中自己的女儿遇难了,她天天抱着女儿的照片哭,现在她不再哭了,只希望儿子能健康顺利地长大;39岁的曾木会正怀着7个多月的身孕,她在北川中学上学的女儿和儿子都在地震中遇难,她希望即将出生的孩子不再经历任何劫难;被网友誉为“中国最坚强的民警”、抗震英模蒋敏,地震中包括女儿等10名亲人不幸遇难,她为了让爱继续传递,想再要个孩子,再当妈妈,开心地生活……这些在灾难中丧失了子女的夫妇们,已经诞下或者正在孕育的儿女为他们照亮生活的愿景,赋予他们活下去的勇气。

    有孩子,就有希望。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大劫难之后,都需要这样生生不息的繁衍的慰藉。看似正常的生命延续行为,在这一刻被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让我们竭尽绵薄,对“汶川母亲”进行持久的守望与关爱,虔诚地祝福这些母亲,祈祷她们从此远离灾难,平安、愉悦地生活下去,安心享受甜美的天伦之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