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能当药贩子
(2017-04-25 15:14:13)
标签:
药品加成医疗改革药贩子 |
分类: 社会写真 |
中国是个重农轻商的国家,从古至今人们总是看轻那些经商的人,“奸商”的名头大概也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而至于像“贩子”这样的称呼,大体是因为多数人心里有一种蔑视的情感在里面,所以一旦提起“某贩子”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一种蔑视的情绪。
与人们提起“贩子”一词的情感相反,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提到医生,总会想起“医者仁心”“悬壶济世”这样美好的词汇,“白衣天使”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女医生的称呼,把医生比作天使绝对是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这与“贩子”的称呼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为什么人们对医生开始变得不尊重起来,甚至有些敌视,医患矛盾也开始变得激烈,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对看病贵这种现象非常不满意。而对于医生和医院,当人们听说医院在药品加成的时候,当听说医生有药品回扣的时候,蔑视的情感和愤恨必然会把医院和医生堪称另一类“药贩子”。
医生变成“药贩子”,必然会对医生这个职业声誉产生巨大的伤害,长期以来的伤医事件不能不说有其中的原因。前些日子北京出台医改方案,取消所有医院的药品加成;昨天,有媒体从国家卫计委得到消息,有关部门发文明确,今年7月31日前,所有地市要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这是什么消息?我感觉肯定是北京的医改取得了好效果,尤其是在取消药品加成方面,一定是效果明显。医院没有了药品加成,抹去了医生拿药品回扣的恶名,而像北京增加的医事服务费,就像从古至今人们给医生的诊费一样,让医生那的光明磊落,让患者掏的心甘情愿。
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生不但可以逃掉“药贩子”的恶名,对于医院来说,还可以消除很多腐败,比如药品招标过程中的一些吃喝送礼,甚至权钱交易,这种腐败见不得阳光,少数人获得超额利益,医疗行业大多数人要替他们背负坏名声。而对于患者来说,药品加成实际上是额外的负担,凭什么医院的药就应该比药店贵,而医院的药品逐层加成也必然会波及到药店,进而从药品生产厂商那里就开始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竞相加成,增加患者负担。
医院和医生要靠诊疗水平和医术吃饭,哪家医院诊疗水平高,患者就应该到那里去;那个医生看病看得好,患者就应该喜欢哪一个医生。这才是医疗的常态,绝不是那个医院和医生拼命给患者多开药,这样才能赢得利润,赢得奖金。
医生当起了药贩子,必然要想办法多卖药,卖贵药;患者多花了钱,必然要恨药贩子(医生),如此长久下去,医患关系必然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相反,如果医生一门心思给患者治病,只考虑治病的效果,患者必然会对尊重给自己瞧病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