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顾:老百姓过年需要些啥?

分类: 社会写真 |

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这些年过年都干点啥的时候,他竟然总结出两个词:吃饭、喝酒,尽管他后来补充说有时候也看看电影,看个文化演出什么的,但是确实很少。由此我在想,老早的时候,在农村过年,有庙会,庙会上吃的喝的玩的都有,文艺演出也不少,尽管水平不高,但是耍猴的、唱戏的、演杂技的,确实也让乡亲们很乐呵、很享受。进入城市,没想到竟然只有了春节“吃饭喝酒”的感受,而文化活动这些能够让百姓更加快活的东西,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离我们的生活远远的。
我知道石家庄附近有个正定庙会,很出名,后来从媒体报道中发现市里也有一个庙会,只是不知道在哪?大概我也已经不习惯关注这类信息了。今天谈起这个问题,我看到一个报道说,北京1月27日至2月1日,北京市共举办文艺演出325场,吸引观众约18.1万人,票房达1642.25万元。单从这个数字来看,观众并不算很多,票房也不算多,但是如果考虑到北京几近“空城”的现实,我想这个就不简单了。325场,如果我在北京的话,我一定会去看看的,尽管有门票的支出,但是春节看演出,还是值得消费的。
关注北京的春节文艺演出,我顺手从度娘那里撩了一眼,发现一个这样的消息“2017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文化局联合相关委办局、16区政府将开展文艺演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全市53家专业演出场馆共将举办92台、380场文艺演出;16区将举办庙会、游园会、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90项、5420场次;全市主要美术馆将举办各类艺术展览20余场。”原来以为北京325场的文艺演出不少了,度完才知道那才是九牛一毛,16个区都将举办庙会、游园会、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我敢说我所居住的城市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也做不到的。
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年?其实在物质非常丰富的时候,精神享受已经也应该顺利登顶了,大家过年不再是享受吃喝的乐趣,更需要文化活动,作为社会管理部门,也该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的文化需求提升到重要位置了。换句话说,今后的春节,政府不要老是盯着菜篮子、米袋子,肉蛋奶什么的,而是应该让百姓在春节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多搞点演出,多搞点文化活动,甚至把文化活动组织的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考核官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让百姓过好年,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了,现在要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