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霾,石家庄拼了!

分类: 氓之时 |
11月17日,河北省大气办发出大气污染防治2号调度令,决定对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进度滞后、近期污染严重的城市实施重点调度。2号调度令涉及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和定州、辛集6市。在2号调度令发出后,石家庄市各县(市)区政府及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等均收到一份《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对于制药行业,调度令要求:石家庄全市所有制药行业全部停产,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复工生产。到今天,石家庄本地媒体也出现了一些诸如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神威药业、以岭药业等上市企业的停产公告。有人说,这将对明天的资本市场产生冲击,而我以为,石家庄治霾真的是拼了!
在这个调度令发出后,对于石家庄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机动车连续45天左右的单双号限行,配合的措施就是公交车免费。这个限行似乎在石家庄市民中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响——人们已经习惯了,也更加认同了机动车限行是当前治霾的一个措施。换句话说,就是治霾已经上升成为人人参与、全社会一起努力的局面。与石家庄不同,这次人们没有看到北京出台更为严厉的措施,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的空气质量是优,远比石家庄的轻度污染好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这些年连续执行的机动车尾号限行,的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而且北京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质的变化。早些年北京采取的农户冬季取暖用煤也通过政府补贴进行改良,所有这些措施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北京的空气质量出现了污染趋缓甚至改善的迹象。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已经让北京这个城市在更多方面开始以先进的发展理念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交通限行就是很好的一方面。如果石家庄的机动车尾号限行常态化,也许就不会出现近期的连续雾霾天气,甚至也不会连累这些原本效益很好的企业停产。
石家庄拼了,尽管这次我们看到是拿出了老本去拼,但是这种以企业停产的方式换取短时期的空气质量好转效果明显不明显,科学不科学,我们还未必知道,在未来的时间里,需要评估,但是这种态度至少是值得肯定的。
霾来了,严重危害每个人的健康,优良的空气质量是每一个人的心愿,企业停产、机动车限行,甚至将来可能还有更为严厉的措施,但是空气质量的根本好转绝对不是短期的措施所能实现的。坚持绿色的生活方式,少开一天车,少扔一些垃圾,甚至少浪费一点粮食,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许才是治霾最好的办法,更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好办法。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良好生活习惯的带动之下,空气质量会有提高根本的好转,也许那个时候,我们的机动车不再限行,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地球的负影响会很小,很小,天蓝水清永远都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