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悲悯人间 |
这一段时间,有关春运的话题一直是热点不断,铁老大的日子又开始难过了,不过难过是一方面,估计还是会偷着乐,毕竟还是挣钱的机会。
据今天的消息,昨天全国民航、铁路、公路、水路迎来春节前的首个客流高峰。全国完成道路客运量5534万人次,突破5500万人次大关。客流仍以学生流和民工流为主,全国以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客流较为密集。
5500万人次,这相当与中国一个省的总人口吧,或者说世界上一个中等规模大小的国家的总人口。能把如此多的人都拉到另外的一个地方,难道不是中国交通的能力!
为什么如此大的能力还遭人的白眼,甚至是唾弃。很简单,不满意:民工不满意,飞机坐不起只好挤火车;学生不满意,每逢寒假,总是会出现回家难的问题;远嫁异地的姑娘、异地漂泊的人更不满意,一年到头,就这么几天假,带上爱人和儿子回家看看,路上总是很挤很挤。中国人对于春节这个节日是绝对的忠诚,每年春节带上老婆孩子回家看看,一定是这几天必演的节目,大年初二回娘家,这绝对是各地嫁女最不可改变的习惯。所以,春节出现春运,是必然,而春运是不是一定要出现运力紧张,也一定是必然。
有消息说,到2012年我们的运力就可以解决春运的问题,我想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将是民族的一种悲哀,也将是国家在交通工具、交通基础设施的巨大浪费。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我这样说,也许很多人不爱听,因为春节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节日,是我们除了语言之外,目前仅存的DNA。但是,如果把我们的运力定位在春运的规模上,那绝对是一种浪费。
以我国春节运输的人数作为我们交通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并不是说我们在春节的时候一定要挤火车。而是像胡总那样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换句话说,在市场经济下,只有运力实现平衡合理的分配才有可能带来利润的最大化,如果按照春运的人数配置运力,必然是一种浪费;相反,肯定会造成一定时间段的运力紧张,甚至是供不应求。
所以,解决春运难题不在于增加运力,而在于客流的合理流动或者说客流的合理分配。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错峰分配,飞机、铁路、公路的合理分配都会实现高峰人流的合理运输。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