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闻响亮口号声: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007-09-02 17:49:15)
标签:

人文/历史

  昨天,偶尔翻到河北日报,看到一个响亮的标题《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乍一看很是吃惊,这年头,只听说过到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家一窝蜂地到大企业、外企去享受高工资,到城市去享受城里人的优质生活,还很少听说过这样的口号。
  而且,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大多是指边远老区、贫困农村,而这篇报道也恰恰说得是河北省975名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满怀激情地奔赴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自治县以及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坝上地区的乡镇,开展为期两年的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开发志愿服务工作。
  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已经出现好几年了,但是,农村缺乏人才,发展缓慢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大家都挤在城里扎堆,却不肯下乡,“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呢?归根到底,还是考虑自己过多,希望留在城市享受哪些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希望留在大企业追求个人的事业发展。一句话,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有自我实现价值的微小理想了,把自己的价值放置到人民和民族的利益之上,这正是我们当前很多人的现实做法。
  为了自己享受,可以贪腐;为了个人享受,可以丧心病狂;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只人民和民族利益于不顾,做些卖国求钱的勾当。
  我记得一位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现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成功都离不开祖国的兴旺与富强。从这句话来看,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就是一种无私的自我牺牲和奉献。
  国家的经济确实这两年发展很快,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也确实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发展和稳定了,怎么来实现和谐发展,首先就需要有一大批人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些人不但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更要有为国家牺牲自我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最最缺乏的。
  同时,社会也应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后,不要让他们出现流血又流泪的事情。河北省这次采取了很多政策,比如:设区市以上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时,优先考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特别是乡镇中小学、卫生医疗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补充专业技术人员时,要拿出不低于三分之一比例的空缺职位吸纳“三支一扶”志愿者。等等。
  又闻震耳口号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希望这种活动越搞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