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人行第三方支付的新规征求意见稿被传抄和议论,成为热点。来自市场的声音中,反对者居多,很多人对央行正面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却反手限制第三方支付的做法迷惑不解。
对于央行来说,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改革整体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对金融改革思虑包括:在打破原有银行旧垄断同时,也要避免利用特殊条件下的市场优势产生新的垄断。不扼杀新生事,也不抛弃常规,尤其不能自残目前的支柱。还是老话,要看清楚哪些是森林主干大树,哪些是寄生藤蔓。大树不立,藤之焉附?
谁敢以一场大火烧尽森林为代价去换新生小苗呢?
中央看准互联网金融,但要公平有序发展,有关暂时调整措施是在给银行留时间窗口,希望主体能尽快赶上。但银行若迟迟不动,也不会等太久,给银行的时间并不多。
有人替阿里和腾讯操心,说这两个冤家如今不得不联手应付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新政。其实,这次整治第三方机构对阿里和腾讯未必是坏事。大家只看到两家手中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却没有把两家正在筹建互联网银行的大事与此联系考虑。如果两家将现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并入互联网银行之中,还要第三方支付干嘛呢?他们拿银行牌照直接做支付不更痛快?也许正是担心未来会对第三方支付加以限制,马云才不得不改不建银行的初衷。而一旦对第三方支付加以限制,那不正好给两家互联网银行的支付业务留出更大的空间了吗?
如果对第三方支付的限制真的实施,暂时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P2P借贷平台。他们刚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找到了第三方托管和去资金池的正道,却面临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的受限。怎么办?如果能通过游说改变新政当然好,如果改变不了,则应尽快抱团去找银行和银联对接,协助银行开发针对P2P模式的支付清算系统。那些对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委员会抱有希望的机构,恐怕要重新评估其作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