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给数千家实力雄厚、拥有牌照、纳入监管、风险透明、管理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更多的创新空间。而那些居间转债权的个人,一旦条件允许,还是尽快申领一个小贷公司牌照为妙。
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于近日正式获批成立。BAT都拥有了自己的信贷公司。
因广东小贷监管放开了地域限制,这意味着财付通小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
在小贷公司注册门槛水涨船高的今日,财付通小贷注册资金只有区区人民币3000万,和腾讯千亿美元身价相比,显得寒酸。
财付通小贷董事长,法人,总经理都是马化腾一担挑起,意味事必躬亲,与腾讯这样一个上市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不同。
各种猜想跃然网络。有人猜这是腾讯练练手,等业务成熟再增资,最后是要升级为银行。但腾讯业务突破性发展一般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骑驴找马的事情似不是其风格。
看到这个消息,我想到的是,财付通小贷或许可以用“PMP”模式开展业务。
PMP是我归纳出的一种模式,简单说就是“个人对小贷公司对个人”。
我们先看看腾讯手中有哪些金融牌可以组合成同花顺。
财付通:支付牌照,这是核心,拥有了部分银行业务,是血液系统。掌握了支付就可以建资金池。
财付通小贷公司:拥有了放贷人合法身份,且是互联网小贷,可以在线全国放款。近期小贷公司融资渠道也有突破,允许小贷公司做资产证券化和转债权业务。
腾讯基金(现金宝):与基金公司合作,拥有了理财渠道。相关的腾安价值100指数正吸引更多基金。
众安在线保险:参股保险公司,或可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请注意,上述业务都已获得合法的牌照。
有这些牌,腾讯可以玩这种“个人对小贷公司对个人”(Person
to MicrocreditCompany to Person,简称PMP)的游戏。
先由财付通小贷出牌,用类似阿里小贷的方式,利用腾讯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在网上向腾讯系列用户(包括电商)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获得债权和基础性信贷资产。然后由基金公司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为基金产品,在腾讯基金平台上发售给个人。财付通小贷将回笼的资金再次用于发放贷款,几个轮回不断放大,就可以形成杠杆。阿里小贷已经如此操作了。
这种方式因通过资产证券化或转债权而获得了放大的杠杆效应,所以对信贷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姑且认为财付宝小贷可以和阿里小贷一样具有超高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但投资者往往还是需要额外的保障措施。这也不难,一是可以继续学阿里巴巴投资担保公司,或争取向江苏小贷公司那样直接具备担保资质;二是请保险公司定制贷款违约保险产品(CDS),在众安在线上销售。
在这个PMP业务中,小贷公司是核心,是债权的始作俑者和信贷风险的管理者。PMP模式比某些所谓P2P机构利用内部人或关联个人居间转债权模式更具发展前途。
首先是合法性,小贷公司是有合法牌照的专业放贷机构,整个业务流程也都有法律依据。第二是安全性,监管机构对小贷公司的信贷风险有比较透明的监管机制。第三是成本优势,阿里巴巴和腾讯集团的大数据优势可以弥补国内征信系统的不完善,降低信审成本;社交平台、支付平台、移动平台的配合,可以让信贷平台更便捷和廉价。
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PMP业务的成熟,特别是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完善,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小额信贷可以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资产,那时,小贷公司可以从PMP模式中隐退,由真正的P2P模式取代。
当然,除了线上的PMP模式,也可以有线下的PMP,还可以有EMP,PME(企业对小贷公司对个人)等等以小贷公司为核心的融资模式。
我个人以为,应该给数千家实力雄厚、拥有牌照、纳入监管、风险透明、管理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更多的创新空间。而那些居间转债权的个人,一旦条件允许,还是尽快申领一个小贷公司牌照为妙。
一时想到这些,荒唐之处还请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