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2P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刻不容缓

(2013-04-07 14:57:30)
标签:

p2p信贷

风险

财经

分类: 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

《新财经》专栏文章

 

P2P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刻不容缓

/白澄宇

近期,在P2P业务成倍增长的同时,不断有P2P平台关闭或老板跑路的负面消息,加强P2P小额信贷信息服务业务的风险防范刻不容缓。

P2P小额信贷平台是国内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公布的P2P小额信贷行业自律公约将其界定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银监会将其称之为“人人贷”,并向银行发出了防止人人贷业务风险向银行转移的风险提示。

笔者对P2P行业的风险分析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部分:外部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监管风险和市场风险;内部风险则包括道德风险、交易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法律风险方面,虽然P2P平台机构都自称拥有完全的法律依据,但对于某些机构的业务来说,存在涉嫌非法集资的问题。这些机构将其业务拆分为几个部分,用不同的主体分别经营,对于每个部分和每个主体可能都是合法的,但若将这些业务拼凑到一起,特别是当所有业务背后的老板都是一个集团时,就会产生超越个别业务的风险。这种业务拆分,虽然规避了法律问题,但其实质业务产生的风险却也被掩盖了。

因此,一旦立法机构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可能依据有关法律对其全部业务组合加以治理,或出台相应的法律,对整体业务的风险加以约束。

监管风险方面,P2P平台都自称是为个人之间的借贷提供服务,而个人借贷是民间金融,受法律保护,不需要审慎监管,因此,目前P2P行业的监管处于真空状态。但是,一旦立法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认清了某些P2P机构的全部业务组合的实质已经超越个人借贷的范畴,就会对P2P业务的界限出台监管政策和措施,设置业务门槛,防止P2P机构越界产生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所有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对于P2P机构来说,定位个人的小额信贷业务,是降低市场风险的核心原则。因为个人的小额信贷主要满足的是个人消费和小本经营的需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大数法则和利率覆盖风险的方式消化。但是,如果P2P业务超越个人小额信贷的领域,进入市场风险较大的小企业贷款,法律允许的P2P信贷服务的模式和技术就很难控制风险了。

P2P机构目前没有被监管,也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完全靠P2P平台老板们的道德约束保证业务的合规性,道德风险是存在的。近年来关闭或跑路的P2P平台,不是恶意欺诈就是缺少基本的谨慎负责态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整体业务组合已经超越个人借贷范畴的P2P集团,单靠道德约束显然是不够的。

交易风险主要是在支付结算环节存在的风险。个人之间的借贷交易资金原本应该在个人账户之间直接支付和结算,但目前P2P平台为了方便交易,都在机构自有账户中为客户设置了虚拟账户,客户资金是经过机构账户在支付结算。在这种支付结算方式下,无论是机构道德原因还是经营不善导致的机构倒闭和资金亏空,都有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甚至,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这种支付结算方式也为庞氏骗局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风险。P2P平台是依靠WEB2.0的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业务,以实现点对点或多对多的借贷交易。安全有效的交易软件和网络环境是其业务的必要保证。如果P2P平台的操作软件存在重大技术问题和安全漏洞,可能会造成平台运行的崩溃,也可能被黑客入侵利用。

信用风险是平台上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这是P2P平台最基本的风险之一。在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欠佳,征信系统无法覆盖所有个人和依靠征信信息服务的机构时,信用风险就尤为严重。P2P平台已经发现一些在多个平台上恶意借款不还的个人。

为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中国小额信贷联盟成立了P2P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委员会,并公布了由会员签署的行业自律公约,主要内容包括了信息披露制度、支付结算制度、征信系统建设等有关风险防范的领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