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粮民》
(2011-05-13 15:00:27)
标签:
粮民书籍农村农民小额贷款信用社蔚然杂谈 |
分类: 南北东西 |
其一,贷款之前,信用社就已为贷款设定了“行走路线”,也就是说,农民始终看不到现钞,只能从出售化肥种子的农资供销商那里拿走相应的农资产品,不能用于其他用途。从“情理”和“政策”的表面看,这是为了保证资金的专用,但实际上由于其他更有前景的项目无法使用贷款,从而大大局限了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同时也为农资供应猫腻行为的滋生提供了空间。
其二,由于传统的惯性思维,农民往往只计算卖了粮食还了贷款还剩多少粮食,而不怎么计算生产成本。现实情况却是,如果核算生产成本,把农民的劳动力(比照当地劳动力的日平均工资)计入生产成本,农民每年的收入往往已是负数。换句话说,农民每年种地即是亏本,不但得不到应有报酬,还要为放贷方交付贷款利息。在这样“畸形”的借贷关系下,与国家的扶农、支农政策精神背道而驰,那些贷款的农民一年比一年更穷。
那如何使“支农贷款”不再成为“坑农贷款”?蔚然给出的建设性意见是,首先从用于农业生产的金融体系入手解决;其次,不妨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美国加州的杏仁协会对协会成员的资金帮助,就是通过协会内部金融运行的方式合理支持成员解决生产所需的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