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远程学习课程作业(我的答卷)
(2008-09-22 14:19:04)
标签:
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培训远程课程财经 |
微型金融远程学习课程
作业 1.1
姓名: 白澄宇
覆盖面和可持续性
正如本课所讲的,微型金融机构的目标是将服务延伸到那些被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排除在外的人群中去。服务的深度,作为覆盖面的一个指标,衡量了微型金融机构的服务惠及人口中最贫困人群的程度。分析人员常常用贷款规模作为衡量服务深度的近似指标。为了国际比较,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平均贷款余额占人均GNP的比例,来衡量深度。这个比例越低,该机构惠及贫困人口的程度越深,也就意味着它覆盖那些没有享有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市场的潜力越大。为了实现大的覆盖面和持久的服务提供之目标,微型金融机构需要把自己打造成财务上和机构上都具有可持续性的机构。
在衡量一个机构两个不同层次的财务可持续性时,经常用到两个术语:经营上自负盈亏和财务上自负盈亏(OSS and FSS),也被称为第II阶段和第III阶段的财务可持续能力。你可能记得,OSS表示的是所有经营收入覆盖包括折旧费在内的所有经营费用的程度的百分比。FSS反映的是相似的一种覆盖率,区别在于它的分母是所有费用,并且这个费用数额是经过财务调整后的数额,这样才能反映一个微型金融机构放贷的全部真实成本。在这两个例子中,百分比越高,收入覆盖费用的程度也越高。
附件将微型银行公告第6期(2001年4月)的数据表信息进行对比。这些数据反映了向公告提供财务信息的世界上124个微型金融机构的深度、OSS 和 FSS 。这些微型金融机构分为不同的类别。对各种类别的解释附在数据表后。表中显示了每种类别机构的平均水平。
查看表中的数据和每种类别机构在深度、OSS 和 FSS方面的差异。考虑一下每类机构的深度。
问题
1)每个类别中哪种类型的机构最有深度?这些机构实现了完全的财务自负盈亏了吗?(2 分)
答:从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村银行、成熟机构、小规模机构和瞄准低端市场的机构的服务最有深度,其中村银行和低端机构最深。
其中,小规模机构基本没有实现自负盈亏;存银行与低端机构实现了经营自负盈亏;而只有成熟机构实现了财务自负盈亏。
需要讨论的是,在中国,如果仅用年限为标准,则大部分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都是成熟的,但只有极个别机构实现了经营自负盈亏。
2)你是否找到了覆盖面和可持续性可以互补的任何证据?请说明。(2 分)
答:根据资料可以发现,成熟机构可以实现覆盖面和可持续性的互补。资料显示,这类机构平均贷款余额/人均GDP<50%,并基本达到了财务自负盈亏的平衡点。另外,作为覆盖深度最好的村银行和低端机构也实现了经营自负盈亏,如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有可能实现财务自负盈亏。
3)在“规模”类别中,你发现服务的深度呈现什么模式?你认为如何解释?(2 分)
答:随着规模扩大,服务深度有降低趋势。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1、有可能是机构与客户一起成长,很多原来的低端客户随着发展而进入中、高端,而机构的战略是优先满足已有好客户的需要,因为满足客户增长的需要是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其平均贷款额度随着客户的成长而增长;
2、规模扩大的机缘可能是有商业投资的介入,而商业投资对利润的追求会忽视对服务深度的追求,在中、高端市场也没有充分满足需求并缺少竞争时,会造成客户逐渐上移;
4)平均贷款余额是衡量深度和惠及贫困人口程度的良好指标吗?为什么?(2 分)
答:是一个实用的且良好的指标,因为:
1、平均贷款余额指标简单,好采样,易于比较,很实用;
2、经验表明,富人看不上小额度且利率偏高的信贷服务,贷款额度与客户的收入和经营规模成正比,因此,平均贷款余额可以真实反映服务的深度;
但是,这个指标也有一定局限,主要是受经济、文化、信用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贷款余额占人均GDP的比例与客户的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差异。比如,在金融服务及其欠缺的地方,富人也会需要哪怕是很小额度的贷款。但这种差异不影响总的规律的成立。
另外,在中国,地方政府统计公报中往往喜欢使用人均收入,很难查到人均GDP,因此,在国内可以用人均收入作为分母。
再者,以前曾有专家以人均GDP的倍数衡量小额信贷机构贷款额度大小,认为4倍以下都可作为小额信贷。可能是认为小额信贷额度不能超过家庭产值规模,如果一家4口,则人均GDP4倍是合理的。
上述4倍标准与国际数据有很大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国内GDP的统计口径与国际不同。比如,没有将家务劳动等统计在内,造成国内GDP的数值低于国际口径的数值。
5)评估一下你们国家(或省、市、所在地区)的情况。正规金融服务惠及的人口的收入水平最低是多少?(4 分)
答:以甘肃定西为例,当地信用社提供的小额信贷的平均额度是5000元,而当地农村人均GDP大约为3000元,深度指标约为160%,说明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高收入农户。估计这也能反映各地信用社的普遍情况。而定西小额信贷服务中心的平均贷款额度是3000元,深度指标为100%,属于中级水平,但主要原因是没有新的资金来源,现有资金主要满足老客户增长着的需要。
6)覆盖面和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两者之间是此消彼涨的关系吗?(4 分)
答:一般来说,存在这样的倾向。因为要满足覆盖面目标会增加成本和风险,降低财务可持续性。但是,这个一般规律是可以加以修正的,不过需要有以下一些影响因素:
1、金融市场充分竞争,迫使金融机构挖掘更低端市场,在服务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
2、利率完全市场化,允许机构收取可持续的利率;并随着市场竞争而逐渐降低;
3、存在社会投资市场和资源,有投资人愿意以市场平均回报甚至低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率进行投资。
4、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发展。
5、在以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小额信贷机构就可以通过不断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减少风险,降低成本等措施实现覆盖面和可持续的双赢。
7)你认为一个微型金融机构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可持续性能与这些目标一致吗?(4 分)
答:
1、微型金融机构的目标。这里有个逻辑问题需要探讨,如果先验地确定微型金融机构的定义,则目标和定义可能同意反复。如果微型金融机构是市场细分中一类相似的机构,则可用归纳方式总结这类机构的目标。机构和人一样,目标基本有两个:生存和发展。生存,就是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比如瞄准低端客户;发展就是不管扩大规模和可持续。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会员所共识的目标是: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2、关于可持续性目标。从逻辑上说,任何一个事业和机构如果要实现其目标,都要考虑可持续性,因此,微型金融同样必须实现可持续性,这是发展目标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又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微型金融机构。如果把满足UNDER BANKED 人群和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作为微型金融的定义,则比较容易实现可持续性。至少在中国,存在大量没有满足服务需要的中小企业,微型金融可以为他们服务。而为这部分客户服务一般比为穷人服务更有效益。因此,对于广义的微型金融机构来说,目标和可持续性的统一是比较好理解和实现的。
其次,要区分业务和机构。有些机构虽然不能持续,但其业务可能被新机构收购或兼并,而得到持续发展。
第三,要考虑阶段性。随着市场变化,机构目标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合理的,是与时俱进的;有些可能是为单纯追求可持续而牺牲原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