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用钱的调查(活动设计)

(2007-03-21 12:28:11)
分类: 综合实践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学生在中午就餐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班中总有几个学生自备了一份“营养菜”,什么鸡腿啦、蛋啦、火腿肠啦……在上个学期,担任班主任的我刚一提起学校打算组织同学们秋游活动时,班中竟有十多个学生纷纷掏出钱来,8元、10元、15元、25元都有,我一下子呆住了:学校才刚做的决定,难道他们早已经知道了?一问才知,这只是他们平日随身携带的零花钱罢了。看看他们秋游时所带的大包大包的食品、购买物品时那“大打出手”的样子,又回想起平时订购报刊杂志时那寥寥无几的份数,我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悄然提高了。但是,学生有了钱,该怎样合理使用呢?面对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自我醒悟”,在“自我醒悟”中实现“自我转变”。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在活动中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父母,关注身边的同学,做一个社会人。
      2、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情况,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
      3、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本项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分组:
      按照原来的学习小组把全班42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学习小组的分法既考虑到了优生与中差生的搭配,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住址尽可能邻近的问题,以便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2、组内确定活动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围绕大主题“零用钱的调查。”各个小组分别确定了本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
     组1:晚学后同学们在各小摊点购买食品和玩具情况的调查;
     组2:本班同学一个月来所花零用钱的数量的调查;
     组3:本组学生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的数量及去向的调查;
     组4:调查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及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
     组5:深入父母工作单位,感受父母一天的工作情况;
     组6:自备“营养菜”情况的调查。
3、组内分工,制定研究方案
     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后,由小组内成员推选出本组组长,并根据个人特长及活动主题进行分工,如组1的活动主题是调查同学们在晚学后在上市集镇的小摊上(学校位于上市集镇北面100米左右,上市集镇的小吃摊和玩具店的生意主要在于我校的学生)购买食品和玩具的情况,为此,在能说会道、善于交际的方星同学(组长)的带领下,他们组的“成员职责一栏表”诞出了:家庭条件较好又会摄影的夏芸芸负责拍摄,不爱多说话的曹明强负责统计购买玩具的同学人数,细心的祝家燕同学负责统计购买小吃的同学人数,作业端正清楚的王晓国负责记录并绘制成统计图,组长方星和口才较好的王秋萍、邱孝忠的主要任务是采访。(1)采访卖主一天售出的数量及主要购买者的对象;(2)采访购买学生。
     6个活动小组不仅进行了分工,同时商议出了活动方案,如上组中的活动时间(定于晚学后),活动地点(上市集镇小吃摊和玩具店门前),活动方法(调查、采访)等都一一列入方案中,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摊主不愿接受采访、跟随父母上一天班的是否会影响他们工作等情况作了假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努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二)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设计调查问卷或相关表格
     根据本组的活动目的,分别设计较为合理的调查问卷或有关表格,以便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同时便于活动后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统计分析。
如组3,设计了一份调查表:
                       本组学生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的数量及去向的调查表
                             3月份所花零用钱的情况调查(单位:元)
姓名    食品   生活用品    学习用品     玩具       其他(请简单注明去向)
....
....

组4,设计了家庭一个月收支情况调查表:
                                家庭   月份收支情况表
收入(元):工资         其他收:               合计:
支出(元):吃       穿        水电费        电话等通话费     送礼    其他
结余(元):

2、分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根据各组预定时间到相应地点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完成表格和问卷。

3、数据整理
      各小组在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准备汇报交流。

4、汇报交流调查情况
      在全班交流活动中,每个组都把自己调查到的资料一一进行了汇报。一个个真实的镜头、一串串具体的数据,使同学们真切地认识到了零用钱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如组2的队员们,对本班42名同学一个月的零用钱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最多的××同学竟花了143元,全班42人共花了2371元,平均每人每月花56.45元。汇报至此,我告诉学生:“我校学生数为742人……”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纷纷计算开了,结果发现,按上面人均56.45元计算,我校学生每月所花零用钱为41885元左右。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组3的队员们,听了组2的汇报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摆出了自己所调查到的数据。他们组内的27名成员,一个月所花零用钱情况如下:75.6%的零用钱用于购买食品上(主要为早餐及晚学后的点心);14.1%用于购买玩具(多数为男生);8.5%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多为橡皮、铅笔等);生活用品一栏的开支寥寥无几,其它部分主要用于摸奖及坐公交车,该月7名队员中只有浦佳斌同学购买了一本课外书。组长在汇报完这些数据后,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们都是学生,学习是我们最大的任务,可我们在学习用品的开支上却少得可怜。愿我们能从嘴里省出一点,多购买些书籍吧!因为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汇报过程中,各小组除了汇报调查到的资料外,有4人上组还谈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组5的队员说道:“我爸爸妈妈是做皮毛生意的,那天我到了他们工作的地方,那里的毛到处乱飞,沾在衣服上不说,连鼻子里、嘴里都是毛,咳得我撒腿就跑。”“妈妈在家开了二台绸机,每天妈妈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在绸机边,想要跟妈妈说一句话都很难,因为机器声实在太响了!”钱来得很不容易,今后真的该省着点,组1的队员说:“在我们的这次调查活动中,我更感受到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我们组的杨振宇同学在采访时很大方, 总是热情地上前说明来意,才使得这次调查活动能顺利地开展。”这是组6的队员的心声……

(三)第三阶段:活动总结分阶段

      在交流了调查结果后,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了解到了在我们同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使用零用钱的现象,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的钱来之不易,那么,如何使我们全校同学都知道这种现象,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
      在我的一番引导下,本以为活动该告一段落的学生们感受到了这项活动并未结束。于是,经过各组的讨论和努力,一个星期后,一封封倡议书、一个个研究报告、一块块展板(包括照片、表格、漫画等)在他们的手中诞生了。同时,有二个小组还向我申请了下一期大队部黑板报的出刊权,红领巾广播台也播出了一期特别节目——志华中心小学学生零用钱情况的专题报道。更可贵的是,同时担任语文老师的我,发现学生中出现了有关这次活动的好文章,如《书籍,我的精神食粮》、《妈妈,您辛苦了》、《灾区小伙伴,让我帮助你》等等。

四、总结与反思

1、活动主题贴近学生
      “零用钱的调查”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的活动之一,考虑到我校学生位于上市集镇,小吃摊和玩具店都很多,学生中乱花零用钱的现象极为严重。但是,每次订阅报刊杂志时,其份数却寥寥无几,学生中购买课外书籍的现象也不多。为此,我就决定把这一活动作为本学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主课题,在学期初,我就把该活动主题告诉学生,并由各小组在主课题下自定了课题,从而使活动内容更为学生所接受,活动的开展也更有了针对性。

2、活动方案来源于学生
       明确了活动主题及各小组的活动子课题后,我向学生提出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从而努力使活动得以较顺利地开展。根据活动安排表,由各小组自己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确定每一阶段的具体活动内容与活动方法。教师提供阶段活动安排表如下:
                          零用钱的调查各阶段活动安排表
         活动阶段            周  次              活动内容
                          第4周              确定主题,明确职责
                          第5周              设计活动方案
                          第6-9周            开展活动,收集资料
                          第10周             整理分析资料,汇报交流
                          第11周             撰写研究报告,制作展板
                          第12周             向全校师生宣传

3、走出教室,走出校园。
     “让学生做社会人”,这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方向。众所周知,狼孩之所以成为狼孩,是因为自小生活在与人隔绝的狼群中。唯有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开放性活动课程,要使活动得以开放,我们必须淡化课内与课外,学校内与学校外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下活动,学生才能放开手脚,才能有施展个性才华的空间。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活动主题,自由选取不同的时间、地点开展活动,如组1的活动时间是晚学后,活动地点是校园南面的上市集镇的小吃摊和玩具店门口;组4的活动地点是家里;组5的活动时间是期天,地点是父母的工作单位;组6的活动时间是中午就餐时,地点是全校16个班级。正因为打破了以往“教室、课堂”这一活动场所,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才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同时,在走向社会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应如何与人交往。正如前面几位学生所说的:“在我们的这次调查活动中,我更感受到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学生的倡议书及那一块块圈文并茂的展板和发自内心的文章,都很好地说明了他们已意识到了作为一个社会人身上的责任感。

4、体验中醒悟,醒悟中转变。
     “零用钱的调查”这一活动虽然历时半个学期(近10个星期),但是,作为指导老师的我却偷了个“大懒”,因为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在操作: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制定、调查问卷及表格的设计、活动结果的展示等等,都是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因为我深知:“如果教师找不到下岗的感觉,那位教师即将面临下岗。”尤其是这类活动课程,更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唯有经过他们自身体验感悟到的东西,才会终生难忘,才更具感染力。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调查数据、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当学生自己计算出全校一个月所花零用钱为41885元左右时,同学们都惊呆了:“哇!这么多啊!”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他们才会逐渐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好习惯,我想:这种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所感悟到的节俭意识,远比我在课堂上说上十遍好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