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索网是政府变相“索要”的媒介
(2008-07-15 08:38:08)
标签:
百度搜索工商保险费it |
分类: 媒体岁月 |
近日,磐石之心文章《名索网官商勾结公开抢钱?》一文,才知道北京工商部门还有这么一个非官方收费网站,就是企业如果要给公司起个名字,如果要检验是否重名,就要在这个网站检索,缴纳50元“验明费”就可以拿到一个检验报告到工商部门注册。这个网站美其名曰“名索网”,其实,就是明明白白向企业为工商部门索要费用,看来,政府巧妙地利用起高科技手段敛财了。
首先,网站靠广告盈利这是天经地义的,毕竟是一家商业性的网站,不是政府官方的网,从域名可以看出来。但是,从名索网的首页看到广告词为“中国权威的搜索平台”。这个权威性体现在哪里?无非就是全面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内容从哪里来的?工商局的数据库可能占有较大的分量,否则如何体现权威?难道这个网站把中国的所有企业都调查一遍不成。如果资料来源于工商部门,这不是工商部门和企业联合办的网,这不符合“政企分开”的国家政策。
其次,“名索验证”年付费500元,这是明码标价。这就暗示着500元可以购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500元对一个企业来说微不足道,但是这些费用的名目是什么?难道就是防止上当受骗“保险费”。这些费用是企业行为,还是工商部门的行为?工商部门作为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企业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是其职责份内的事情,自己不去做免费为企业明明白白服务,反倒把权利授意别人来赚钱,这岂不是权钱交易?至少也说明工商行政不作为。
再次,一个署名“名索网”的文章,关于“北京网店必须悬挂名索验证"等报道的澄清公告,好像要澄清“500元≠名索验证”,但保护了自己的同时却暴露了工商部门存在的问题。文中说“花500元钱就可以给你发个证”,这样的说法也是不确切的。网站还要“电话验证”和“实际考察”。那么,这个验证行为到底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一个企业调查一个公司的权限到底有多大?如果是网站来做这些事情,无论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都大打折扣。但是,如果工商部门去做,那么工商部门是不是和企业联合办公?即使网站可以把自己推的一干二净,那么工商部门在这里又扮演什么角色?
最后,还是归结到政府监管问题。名索网(www.mingsuo.com)在声明中说,该网站是一家免费为公众提供工商企业信息查询服务的平台,自从2005年开通至今,已经整合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哈尔滨等五省市的工商企业信息。既然是“免费”提供工商信息查询服务,那么收取的费用是上缴工商部门,还是在用在企业的广告宣传其他方面?如今搜索网站林立,互联网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网站为生存适当收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打着工商部门的旗号来敛财,那么其性质就大不相同了。如果工商部门还是背后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这难道不是政府变相向企业索要“保险费”,又是什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