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死吧,儒雅的汉奸!

(2007-09-03 21:21:43)
标签:

人文/历史

 

  乍听到“1911年前古玩限制出境”的消息,稍有茫然。但是马上释然。如同股市,优质的股票一旦受挫,“护盘”是在所必然的。

  这个国家历史固然悠久,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但是没心肝的“败家子”太多,而且不知什么道理,一有机会就纵火,就糟蹋,破坏欲特别强烈,纣王临败登鹿台,一把火,无数文物,毁于一炬;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图书文物浩劫;项羽打下咸阳,一把火,把个阿房宫烧得干干净净;更愚蠢的是那些王朝的新贵,几乎每一次建立自己的王朝,都要把前朝的建筑拆得个五马分尸。

  但是,最令人痛心的还是梁元帝萧绎的暴行:城破在即,他居然将历朝所传的24万卷名人字画,传世珍宝付之一炬,没心没肺地说:文武之道,从此绝矣!

  这是一次仅次于暴秦的图籍毁灭。后人估计,两汉两晋以来的极品字画,比如建安七子的墨迹、顾恺之的画品,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原先有百余卷,基本都毁于这次浩劫。

  仿佛要和古人比试没心没肺,“文革”中,我们所扫荡的文物又再次超越了梁元帝,那是一次全民参与的、拖网式的歼灭。

  问题是,如果你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收藏热”是“保护文物”,你就又大错而特错了——10余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批量的“东西”出土,也就几乎每天都有各类珍玩字画偷运出境,管你“高古”“近古”,如同消耗性腹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送到海外请外国人保护”的古玩字画到底有多少,已经难以统计。去年大兴“文物回归热”,回来的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这都是谁干的?丧尽廉耻的儒雅的“藏家”。

  事实上是一群衣冠楚楚,甚至谈吐风雅的贩子,有人说他们是汉奸,我看他们比汉奸还不如,周作人、陈公博、周佛海是汉奸,但是从没有听说过他们把大批历史文物盗往海外。

  “盛世重典藏”。典藏典藏,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典藏典藏,多少人“典而不藏”,借道海外,捞足了腰包!我曾在挪威参观他们的“东方艺术馆”,发现明清瓷器数量之大,令人吃惊。问挪威人通过什么途径搞来的,他们的回答令我下不了台:您应该去问您的同胞。先生,我们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像他们那样挖空心思地把自己的宝物往海外送——只要有钱,什么都肯卖!

  我听了半晌做声不得。挪威人虽说是“海盗的后裔”,但从来不把维京时代的文物往外拽,相反,他们藏着,掖着,供奉着,几乎是一种全民族的自觉,根本不用法律的监督;韩国人也一样,一个还不是他们原创的端午节,他们亦奉如神明,又是包装,又是“申遗”,在汉城,到处可见来自中国的古董,可你在中国、在上海,能找到韩国、日本的古董么?

  呜呼!股票要“护盘”,古玩也许更要“护盘”。在大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往海外“变卖”祖宗遗物的时候,也该有人出来大喝一声了:你,是不是一个儒雅的汉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普洱姓普
后一篇:台北故宫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