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参加《义务教育评价指南》线上学习培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了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大势,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前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还有差距,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取精神有待提高,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制定面向未来具有时代特征,担当着新时代使命。《指南》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一个关键指标,以此落实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南》重视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通过对学生发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评价,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这几天听专家讲座,深刻感受到要落实义务教育质量,学校一定要建立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以此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够为“评价”而去评价,要深刻立即国家进行质量评价的意义,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实实在在的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专家指出:学校评价学生的质量指标标准包括: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审美素养、劳动习惯和技能各指标的具体标准。例如,学业发展水平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作业过程性考试的要求,以及对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或者高考的水平预期,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典型表现、代表性成果及其量化标准;身心发展水平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所希望达到的指标水平、习惯性运动项目及其习惯养成情况,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睡眠时间、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的典型表现和量化标准;劳动习惯和技能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劳动表现,例如,劳动项目、次数、时间长度(小时,等。所有目标、标准均用典型事实、典型行为描述并量化,并非过去传统的凭印象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主观评价那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