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听王浩军校长介绍学校情况笔记

标签:
上海宜川中学校长王浩军一页纸教学法实验背景界定推进思考杂谈 |
分类: 集:百家精华 |
“一页纸教学法”:
——打造我们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
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校长
王浩军
2012年4月18日
http://s5/middle/4b33aaa1tc24031920ea4&690
http://s13/bmiddle/4b33aaa1tc24032cd755c&690
第一部分“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背景
第二部分“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界定
第三部分“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推进
第四部分“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思考
第一部分“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背景
一、我们的学校
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宜川中学承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180平方米(约17亩),校园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实验学校
英国普罗米修斯互动教学示范校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上海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学校
上海市中小学涉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基地学校
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
普陀区文明单位
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
普陀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普陀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普陀区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
普陀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二、我们的认识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以追求优质教育为目标。
(二)追求优质教育,必须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基础。
(三)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以探索高效教学为核心。
(四)探索高效教学,必须进行系统地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我们的基本认识是: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进,但在实践的层面,我们的教师所肩负的任务(高、快——任务很艰巨),以及大家所面临的困难(似乎学生越来越难教——心态疲惫感)可能是以往历次教育改革都无法比拟的。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本身是一项个性化要求很高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理论性应用问题的实践研究,从学校、到学科、再到教师,建立起一套校本化的高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样态,才能保证课程观念落实不走样,才能帮助教师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困惑,也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2008年的困境:
1、讲授式教学依然占据大部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2、教师教的目标与学生学的需求依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3、教师对于教学的即时效果,缺乏准确的评估,教学时效性有待提高;
4、如何在课堂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实施个人化指导,依然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软肋。
2011年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
1、影响因素指标:
(1)师生关系;(2)教学方式;(3)课程领导力;(4)社会经济背景;
2、行为过程指标:
(5)学业负担;(6)学习动力;(7)品德行为;
3、教育成果指标:
(8)学业水平;(9)身心健康;(10)进步指数。
高效教学坚持的标准:
第一,看是否有价值。体现在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第二,看是否有效果。体现在是否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
第三,看是否有效率。体现在学习者是否用了最少的投入达成最大的产出。
第四,看是否有魅力(有磁性)。体现在教师是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第二部分 “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界定
一我们的行动
·“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研究是上海市2010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2008年底—2009年2月—2010年3月--2011年6月--2011年12月-至今
二概念的界定
“一页纸教学法”
“一页纸教学法”的立意:教师更会教、学生更愿学、教学更有效。
·“一页纸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素、教学特点(图示)
原理一
课程延展
·“一页纸教学法”的六个实践载体(图)
一页纸通览、一页纸反馈、一页纸导学
一页纸作业、一页纸学习、一页纸励志
道德目标:教师更会教、学生更会学、教学更有效。
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缩小差距的同时要提高整体学生的达标率。
第三部分 “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推进
实验效果
(一)“一页纸”,让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在研究中持续生长。
我们认为, 理论并不能直接产生教育生产力,只有在教师真正接受了理论,消化了理论,并且把理论想办法转化为教学行为,才能产生教育效益。
三个典型案例: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一页纸”,让老师们更喜欢合作互助了 。
(二)“一页纸”,让教师们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为高效教学的经验 。
“一页纸教学法”只是一个理论的框架,只有在实践中把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产生共振效应。
三项初步的经验:
【经验1】 “一页纸通览”:让教师更会教。
【经验2】 “一页纸导学”:让学生更愿学。
【经验3】 “一页纸反馈”:让教学更有效。
【经验1】 “一页纸通览”:让教师更会教。
“三三六”编制要求:
三种形式:年段通览---教材通览---单元通览
三个层面:课程教材+教学法+学习法
六个板块:以单元通览为例,具体内容包括:
①
④重难点解析; ⑤双向细目表; ⑥单元达标练习。
【经验2】 “一页纸导学”:让学生更愿学。
【实例】六年级教学第一学期《2.4分数的加减法(1)》
我们认为,“一页纸导学”首先是一份“学案”,它要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其次是一张“导学案”,它要充分地体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和互动性。教师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通过“导学稿”来详细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精心利用有限的篇幅,按照“目标——过程——反馈”的基本流程,盯准核心知识,围绕着核心目标来设计学习活动,关注每个细节,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过程,从而达到“让知识生动起来,让目标活跃起来,让目标有强烈的表现欲”的效果。我校教师经过反复实践、论证、研究,初步归纳出“一页纸导学” 的设计与实施要领,即“1322”。
图示:“一页纸导学”教学模型
及时性
盯
关爱之乐成功之乐交往之乐创造之乐
一页纸通览 精准的目标定位
自学精学互学练学助学评学
准备 启动
及时性
【经验3】 “一页纸反馈”:让教学更有效。
“一页纸反馈”操作要领:
第一,要格式规范。
第二,要应用及时(及时性)。
第三,要渐进提高(反思性)。
第四,要人人过关(达成性)。
第四部分 “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的思考
实验成果
·形成“一页纸教学法”教学模型(图片)
中观层面(整体教学观)和微观层面(核心目标观和自主学习观)大小两个循环圈螺旋提升。
·作品展示
·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如能适当地与教师素养互动,帮助教师表现,协助学生获得切合他们需要的学习经验,并能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
学校课程效能的结构(图片)
·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图片)
我们学校学科建设框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