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摄影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偶遇一处山西商人百年前修建的会馆,它正要被当地政府改建成佛堂僧舍。那座饱经沧桑的会馆建筑,尽管残破,但却透露着一种庄严,可以想见,昔日的它会是怎样的绝代风华。
望着即将改换门庭的会馆,小伙子感到一阵痛心。一种深深地震撼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他做了一个决定:走遍全国,去寻访散落于民间的山西会馆,并用手中的镜头将它们一一记录。这个小伙子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荣浪:踏遍全国寻找山西会馆
带着梦幻般的心灵走向我的旅程
虽然不知去向何方但我却不彷徨
脚踩一地的泥泞风雨和我作伴
虽然不知去向何方但我却不彷徨
明天
明天是我的理想
而今天是我的旅程
山西临县籍的年轻摄影师荣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历尽艰险,走遍大江南北,凭着一个执著的梦想,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分布在各地的或华丽或破败的山西会馆。
2006年10月19日,《全国晋商会馆摄影图片展》在并开展,
2007年3月,荣浪所著的《山西会馆》一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时隔一年,荣浪现在做什么?依然在做有关山西会馆的事情?或者这个80后的小伙子已经开始了他新的旅程。带着读者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连线了远在北京的荣浪。
贪顽少年决定走遍山西会馆
记者:首先感谢你接受本报的专访,来,和家乡的读者打个招呼吧。
荣浪:感谢山西妇女报《影响力周刊》能让我又一次可以和家乡的朋友们一起来聊聊保护我们祖辈遗留下来的文化这样一件事,以及承载着这些文化的建筑于今日对我们的意义。
记者:听说你上完高中就开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是一时的冲动还是多年的愿望?你小时候的理想就是行走、摄影?
荣浪:我从小比较贪玩,不太喜欢学习,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记得上学时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可惜到后来没能实现。呵呵,后来上学上到高三的时候我就不上了,直接去北京找工作,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寻找山西会馆的想法。梦想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只要能坚持!
荣浪,1983年出生于山西临县,现定居北京。他属于那种对学习特别不感兴趣的学生,但他却从小就很有想法,拿到高中毕业证以后,荣浪停止学业,来到北京拜师学艺……2006年3月,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他去甘肃张掖为一个寺院拍一组照片。当地文化部门的人知道他是山西人后,高兴地指着一个将要改建为斋堂的建筑物说:“那是你们山西人盖的,是原来山西商人盖的会馆。”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竟然还有山西人的足迹!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荣浪感到非常震惊。现要把会馆改成斋堂,则让他愤愤不平:凭什么要把我们山西人的东西改作他用!
张掖之行回来后,荣浪的心绪还是不能平静:曾经是山西游子寄托乡情的会馆,曾经显示晋商吞吐天下气概的会馆,曾经见证着晋商辉煌和繁华的会馆,落到如今这样一个田地。经过几番思索,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走遍中国的山西会馆,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将它们都记录下来。以一个人的力量要担负拯救会馆的责任,怎么说听起来也有点荒唐。这时,一位在北京大学的朋友和他说了也许能影响他一生的话。那位朋友说:“世界上许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注定会成功的,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有限,但只有你自己先做起来,才会让人家注意你,成功的希望也更大。说到底,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雪中送炭”的好事,先做起来吧!”荣浪听从了这位朋友的意见,辞掉了许多报纸杂志以及图片社的摄影邀请,走上了寻访晋商会馆之路。从去年5月份开始,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走了河南、江苏、山东、安徽、辽宁、内蒙古、甘肃七省市的十余个县市,拍摄了他所知道的17个晋商会馆中的13个。
这一路,他既有看见河南社旗县山陕会馆“中国第一会馆”的自豪,也有看见苏州全晋会馆时美轮美奂建筑时的惊讶,更有面对把会馆改成粮仓和屠宰场的尴尬和心痛。他说,就他所走过的这些晋商会馆,除了三四个会馆保存得比较完好外,剩下的可以说或多或少都有毁损,安阳的山西会馆仅剩一间随时都可能坍塌的正殿……
全国晋商会馆摄影图片展震惊全国
“会馆”是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多数都依照山西的建筑风格建立的,有的会馆甚至全部用家乡的建材所造。没有哪一个省份的会馆,像山西会馆这样覆盖全国,保存完好。
2006年5月份开始,荣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走了河南、江苏、山东、安徽、辽宁、内蒙古、甘肃七省市的十余个县市,拍摄了他所知道的17个晋商会馆中的13个。
2006年7月底,荣浪在网上发贴:提起会馆,人们就不能不想到山西会馆,可就是这个以“山西”为名号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会馆遗址,却面临着今天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作为一个山西人,我有义务也有责任为遗留在全国各地的山西会馆做一点点工作,对我来说,目前的感觉很痛苦,当亲眼看到国内遗留下来的山西会馆时是这样状况时,我很清楚当我的拍摄计划推迟一天时,也许晋商会馆就有一处遗址消失掉。下个月我会在省城太原举办摄影展,主题是关于山西会馆的。这则不平常的贴子引来了人们的关注还有支持。
2006年10月19日上午,《全国晋商会馆摄影图片展》在并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图片200余幅,涉及到北京、上海、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甘肃、重庆等10余个省市区的20多个会馆。其中,近半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此大规模地展览晋商会馆,在全国尚属首次本次展览是晋商会馆研究的最新成果。
摄影师荣浪拍摄的山西会馆现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20年前拍摄的珍贵照片、省戏剧研究所王能长积累了20年的文献和会馆目录同时展出.
记者:去年的全国晋商会馆摄影图片展震惊全国,同时也让你名声大起,可以介绍一下那次会展吗?
荣浪:去年10月19日由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主办全国晋商会馆摄影图片展在山西省文艺大厦展览,展览共展出图片200余幅,涉及到北京、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甘肃、重庆等10余个省市区的20多个会馆。其中,近半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大规模地展览晋商会馆,在全国尚属首次。
记者:对于你这样非同寻常的举动,有人佩服,有人不解,你希望的到什么样的评价呢?
荣浪:呵呵,评价是别人给你的,你无法左右,生活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最主要的是做自已喜欢并且愿意做的事,最好还能对别人有帮助!这样生活才会比较有价值。
记者:你当初举办会展的的出发点是什么?有没有想到会那样的成功?
荣浪:
晋商走过了几百年的艰难历程与辉煌壮阔,他们有理由受到历史的盛赞和后人的追念。看着那些历经百年风雨,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山西会馆,今天有些依旧巍然的矗立着,向世人无声地见证着外出远行的山西祖辈曾经漂泊的足迹,无尽的乡愁还潜藏在会馆的一面照壁,一扇门窗,一截烟囱,一段望柱中,古老的戏楼仿佛还依稀能听到山西梆子刚健豪放的曲调,久久回响在空气中。这些保留下来的会馆,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商业文化、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些精雕细琢的会馆、戏楼,无论从数量和品位上看,都是一笔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记者:你认为那次成功的活动除了与你的准备充分外,还和什么人的支持有关?现在的你是不是还记着曾经支持过你的人?他们是谁?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荣浪:感谢的人特别多,没有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去年的展览也不会那么成功,没有山西媒体朋友的支持,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没有很多热情朋友的帮忙,进展也不会那么顺利。
记者:你是如何认识大家对你所举办的活动以及对你的认可的?
荣浪: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已愿意,并且也乐意做的事情,大家对于我的赞许和认可,绝不是针对我个人的,而在于会馆本身的吸引力。
《山西会馆》市场反响强烈
随着央视《乔家大院》的播出,位于晋中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迎来了一批批的省外游客。来者无不为晋商留下的恢弘建筑而感叹,但他们可能想不到,或许就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也能看到号称“海内最富”的晋商所留下的建筑瑰宝。那就是山西会馆。
明清时期,凡商贸繁华处必有晋商;有晋商居处,必有会馆。山西会馆,是晋商客居他乡时,联络感情、交流信息、关照生意的所在。而且,因为晋商实力雄厚,所建会馆都是当地、当时最精良最优美的。省内为大院,省外为会馆,都是晋商辉煌一时的注脚。随着时局变迁,战火纷乱,晋商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只剩下些许遗迹供我们凭吊。其中,大院还算是晋商留给我们值得夸耀值得自豪的遗产,但会馆,却像一个走失的孩子久久与我们失去了联系。现在,晋商的会馆还有多少?他们的现存状况怎样?与晋商文化又有什么关联……这些问题,我们山西人,又有几个能回答上来呢
一个20来岁的年轻摄影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历尽艰险,走遍大江南北,凭着一个执著的梦想,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晋商在全国各地修建的会馆。透过他的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了晋商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也读到了他们的无奈与凄凉。历经百年沧桑而依然巍然屹立的会馆,尽管残破、尽管落寞,却依然散发着一种魅力,让人情不自禁地追寻、向往。
2007年3月,荣浪所著的《山西会馆》一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展示了晋商在全国各地修建的会馆,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作者探访会馆过程中的感受,同时也描述了会馆建筑的精美,更有对晋商当年走南闯北史诗般的经商历程的描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记录晋商辉煌足迹的书籍,读过之后,让人不禁惊叹于晋商曾经创造的商业神话,更有对他们当年辉煌不再的深深感慨。原来再恢弘、再宏伟的事物最终还是敌不过历史的风烟,百年、千年过后留下的只是它的躯壳,是非功过也只能任由后世评说。国内不少主流媒体对此书做了推荐。
记者:山西会馆一书已与读者见面多日,有什么反响?可以介绍一下这本书吗?
荣浪:今年三月份《山西会馆》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全面展示了晋商在全国各地修建的会馆,这本书在上海、深圳等地,市场反响不错!并且据说很多人都很喜欢。在山西反响一般。
记者:在这么多山西会馆中,那几处最让你影响深刻,为什么?
荣浪:在我所走过的这些晋商会馆,除了三四个保存比较完好外,剩下的可以说或多或少都有毁损。如:河南平顶山郏县的山西会馆,被当作粮食局仓库;河南新乡辉县的山西会馆成了屠宰场;河南安阳的山西会馆仅剩一间随时都可能坍塌的正殿……曾经是山西游子寄托乡情的会馆,曾经显示晋商吞吐天下气概的会馆,曾经见证晋商辉煌和繁华的会馆,代表山西历史文化曾经一度的辉煌逐渐没落,作为一个山西人我好像无能为力!面对河南平顶山郏县的山西会馆,戏楼与关公殿之间堆满的垃圾,破轮胎和玻璃占据了多半个屋子,我无能为力!
为山西会馆我会一直坚持
记者:流浪是年少时的梦,包括我,现在应该有不少年轻人向往你的生活吧,你希望大家怎样去看待你?
荣浪:选择流浪,是因为总是相信,在远方,会有梦中的世界等待着我,不辞辛劳的一路行走,旅途中有过美好的故事,也遇到过善良的,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在许多得失之间,我学会了珍惜拥有和选择放弃,也体会到了流浪所带给我的礼物:人生犹如旅途,在不断的拥有和失去之间,在与爱的人们与爱我的人们的擦肩而过的碰撞中,在学会了包容和忘记仇恨的时候,突然间发现,曾经狭窄的心胸,因为看过高山,湖泊,而变的广阔,感谢流浪,因为它让我在艰辛的旅程中,学会了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痛苦,用宽容的心去原谅别人的过错。这大概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旅行感受吧!
记者:在旅途中你经受了很多艰难与危险,还有过和狼对峙的事,可以说来让读者分享一下吗?
荣浪:今年五月份我去了趟西藏阿里,因为是徒步去旅行,在多玛晚上11点的时候碰到了三只狼,一直对峙到半夜两点多,直到来了辆汽车才脱险,多玛那个地方是高海拔地带,又是我们中国和克什米尔地区交接的地方。现在想来还是很危险!
记者:对于你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有许多人不解,现在呢?
荣浪:也不会啦,还是有蛮多人支持的,不过现在情况看来更好一些,有很多朋友加入到保护会馆文化的行列中来,
记者:会展和出书后,你又忙了些什么?
荣浪:到目前为止我一直还都在做一些关于山西会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记者:保护山西会馆你还将会做那些工作?你希望我们大家做些什么为咱们山西会馆?
荣浪:保护、修缮山西会馆,留住山西文化过往的辉煌,是对我们曾经荣耀的纪念和瞻仰,同时也是对今天山西人的一种警醒!我们需要做的还太多,只有让更多的人、山西人,知道、了解山西会馆,加入保护会馆文化的行列中来,我们才能留住历史,铭记历史!
雕梁画栋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曾经显示晋商吞吐天下气概的会馆,曾经见证着晋商辉煌和繁华的会馆正在岁月的轮回和风雨的洗礼中消退,晋商后人荣浪让我们看到了昔日晋商的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晋商崛起的希望。荣浪说:“坚持在什么时候也都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为坚持为保护山西会馆而努力。”
最后荣浪寄语本报:在这个充满希望新的起点上、希望山西妇女报《影响力周刊》能办成老百姓贴心的好报纸!(张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