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的故事——孟郊和《游子吟》

(2020-06-29 10:26:07)
标签:

诗词的故事

孟郊

游子吟

孟浩然

孟郊领半俸

分类: 诗词散文
诗词的故事——孟郊和《游子吟》

孟郊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故事。孟郊的父亲是洛阳人,后来在江苏省昆山县(唐代为县)担任县公安局局长,于是举家搬迁到昆山。孟郊出生的那天,孟庭玢还刚去上班,正在点卯。什么是点卯呢?等下再说。孟庭玢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往回跑,心里是即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要升级做爸爸,紧张的是还没有做好准备,接生婆都没事先联系。回到家后,赶紧去找接生婆,跑到接生婆家里,门是锁着的,邻居说一大早就出门了,回乡下去了。这可把孟庭玢急坏了。二话不说,追,赶紧追,好不容易到东郊城外才追上接生婆。再迟几步,这接生婆就在前面的分岔口抄近路回乡下了。孟庭玢此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还是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啊。回到家后,孟庭玢觉得儿子很幸运,于是以在城郊追到接生婆儿子顺利出生的幸运,给孩子取名为孟郊。

什么是点卯呢?就像我们现在上班考勤打卡一样,唐代的时候卯时就开始上班,一直到戌时才下班,中途不得离开。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戌时是晚上七点到九点。每天早上上班由部门主管领导点名进行考勤,因此叫点卯。韩愈当时就觉得要工作14-16个小时,而且中途不能休息,时间太长了,因此他跟上级领导张建封反馈,建议改成“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就是说一天分两班,早班从凌晨三点到早上九点,晚班从下午三点到晚上七点,每天只工作十小时。

子时 ( 23时至01)

丑时 ( 01时至03)

寅时 ( 03时至05)

卯时 ( 05时至07)

辰时 ( 07时至09)

巳时 ( 09 时至11)

午时 ( 11时至13)

未时 ( 13时至15)

申时 ( 15时至17)

酉时 ( 17时至19)

戌时 ( 19时至21)

亥时 ( 21时至23)

那么多远算是郊呢?郊外又是什么呢?据记载,城外称作郊,周朝又分近郊和远郊,郊外称作牧,牧外称作野,野外统称林。

诗词的故事——孟郊和《游子吟》

 

智怼贪官

孟郊小的时候很聪明,经常不经意的吟出一些诗句。有一年庄稼遇上蝗灾,老百姓艰难度日,皇上派了个钦差大臣来到视察民情。县太爷大摆宴席,为钦差大人接风。正当县太爷举杯向钦差大人致意的时候,身上穿着绿色衣服的小孟郊走了进来。县太爷一见很不高兴,眼珠一瞪喝道:“去去去,来了个小叫花子,真扫兴。”

孟郊很严肃的回了一句:“家贫志不贫,离地三尺有神灵。

钦差大臣觉得孟郊很大口气,就想戏弄他,“小家伙口气不小,我出个对联考考年,怎么样?”

请吧。小孟郊一点也不害怕。

这位钦差大人自恃才高,便马上摇头晃脑地说:小小青蛙穿绿衣

小孟郊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钦差大臣,他穿着大红蟒袍,又看见桌子上有一道红烧螃蟹,想了一下,便对道:大大螃蟹着红袍”。

钦差一听小家伙竟然怼自己,心里想,看我怎么收拾你,便对县令说:“给这小儿一个偏席,赏他口饭,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有两下子。”

几杯酒下肚,这位钦差斜了一眼小孟郊,有意羞辱他:“小小猫儿寻食吃”。

孟郊看了看周围,有一只狗在啃骨头,一进门就让拍马溜须的县太爷骂了一通,心想很不爽,没想到钦差还要羞辱自己,便不动声色地回敬道:“大大老鼠偷皇粮”。

这位钦差和县太爷一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埋着头再也不说话了,原来他们做贼心虚,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竟然是花的朝廷赈灾的钱。

郊寒岛瘦

 

孟郊写诗非常认真,他比韩愈年长17岁,韩愈非常佩服孟郊,曾在一首写给孟郊的诗《醉留东野》里对孟郊(东野是孟郊的字)推崇备至。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我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孟郊擅长五言诗,再加上韩愈的推崇,很快便誉满天下。孟郊去世的时候,来百姓纷纷凑钱,韩愈在自己家设灵堂供人祭拜,并写下墓志铭,私下提议谥号为贞曜先生,樊绍述亲自办理他的后事。到了北宋事情,欧阳修和苏轼对孟郊的评价也非常高,欧阳修认为“韩(愈)孟(郊)于文词,两雄力相当”,苏轼则说“郊寒岛瘦”,简单而又形象对两位诗人每词每句都严格推敲的诗风进行了总结。

孟浩然之孙的传闻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认为孟庭玢是孟浩然的儿子,孟郊是孟浩然的孙子,甚至连孟氏族谱都有这个说法,这其实是很荒唐的事情。

《全唐诗》收录一首孟浩然的《示孟郊》: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可能这是源头,其实这首诗是他人假借孟浩然的名义写的,我们来看下两个人的生卒年份和籍贯信息。

姓名

生年

卒年

出生地

孟浩然

689

740

湖北省襄阳市

孟郊

751

814

出生于浙江省昆山县,老家河南省洛阳市,祖籍山东临邑

孟浩然在740年已经去世,而孟郊在751年才出生,孟浩然提前11年写给一个后人,而且还未卜先知他的名字,这完全没有道理。就像《管子》,其实很多都是后人写的。所以,《全唐诗》里张冠李戴的事情是不少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实,最直接的证据是,韩愈给孟郊写的墓志铭。如果孟郊是孟浩然的孙子,墓志铭怎么可能不提孟浩然呢?但是,墓志铭中关于孟郊的家人、族人只提到了孟郊的父亲孟庭玢,母亲裴氏,两位夭折的弟弟孟鄷、孟郢,还有一位年长的同姓长辈孟简。

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贞曜先生孟氏卒。无子,其配郑氏以告,愈走位哭,且召张籍会哭。明日,使以钱如东都,供丧事。诸尝与往来者,咸来哭吊,韩氏遂以书告兴元尹故相馀庆。闰月,樊宗师使来吊,告葬期,征铭。愈哭曰:“呜呼!吾尚忍铭吾友也夫!”兴元人以币如孟氏赙,且来商家事。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先生讳郊,字东野。父庭玢,娶裴氏女,而选为昆山尉,生先生及二季鄷、郢而卒。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色夷气清,可畏而亲。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摇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惟其大玩于词,而与世抹摋,人皆劫劫,我独有余。有以后时开先生者,曰:“吾既挤而与之矣,其犹足存耶!”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迎侍溧上。去尉二年,而故相郑公尹河南,奏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亲拜其母于门内。母卒五年,而郑公以节领兴元军,奏为其军参谋,试大理评事,挈其妻行之兴元,次于阌乡,暴疾卒,年六十四。买棺以敛,以二人舆归,鄷、郢皆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将葬,张籍曰:“先生揭德振华,于古有光,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如曰‘贞曜先生’,则姓名字行有载,不待讲说而明。”皆曰:“然”。遂用之。初先生所与俱学同姓简,于世次为叔父,由给事中观察浙东,曰:“生吾不能举,死吾知恤其家。”

铭曰:呜呼贞曜,维执不猗。维出不訾,维卒不施。以昌其诗。

半俸传闻

很多资料记载,孟郊担任县尉期间,曾经因为不想工作,被县令另请假县尉,然后只给他发一半的俸禄。这个传闻怎么来的呢?是不是真的呢?迟乃鹏的考证如下:

首先,半俸的事情最早出自于陆龟蒙的《书李贺小传后》,一开头就说是自己小时候听说的。其实这仅仅是传闻,就像现在的假新闻,动不动又说成龙或者潘长江死了,仅仅为了博取点击率。如果属实,孟郊自己和韩愈等人的诗文中,一定会有相关记录,这在当时,也是全国首例啊,就像现在的市长辞官下海一样,那是很轰动的一件事情。

其次,新唐书及中国文学史说的辞官家居更是不靠谱。据记载,唐朝官员任期四年,需再次参加考核由吏部根据考核情况再决定去留。孟郊四年期满后,先让兄弟陪母亲回家,自己等新县尉到了之后,交接完工作再离开的。所以中途辞官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最后,后来还被曾任宰相的郑馀庆两次聘任,分别担任水陆云从事、兴元军参谋。如果孟郊只顾整体吟诗,一向以清廉节俭闻名的郑馀庆应该不至于聘请如此懒政的人吧。还有,刚刚说了,唐朝平常由上级对下级官员进行考核,四年一任的考核在吏部,如果吏部知道了,那半俸的事情一定会被枪打出头鸟,那毫无疑问是自毁前程,想再继续做官基本上不可能了。

序号

出处

内容

1

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

余为儿时,在潥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潥阳尉。潥阳昔为平陵县,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道东有故平陵城,……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或间日,乘驴领小吏经募投金诸一往。至则荫大栎,隐岩筱,坐于积水之傍,苦吟到日西而还。尔后衮衮去,曹务多驰废。令季操卞急,不佳东野之为,立白上府,请以假尉代东野,分其俸以给之。东野竟以穷去。

2

《新唐书·孟郊传》

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

3

《中国文学史》

另任假尉代行他的职务,并分其半俸,孟郊逐辞职而归。

排名第一的十首唐诗

孟郊一生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791年,第二次是792年,第二次失败后,孟郊特别伤心,回到家后,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母亲,自己这么大年纪了不但不能好生侍奉母亲,还需要母亲一针一线的为家里生计操劳。可是母亲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平静跟他说,好好准备,下次再去考吧。母命不敢违抗,过了三年,孟郊再一次走向京城,第三次参加考试。每一次背着母亲准备的行囊,孟郊心里都像针扎一样疼痛。这一年,他已经46岁了,张榜的时候,看到自己考上了,孟郊挥笔写下了《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四年之后,孟郊已经五十岁了,终于谋得潥阳县尉的官职。孟郊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迎接过来,在潥上的时候,孟郊对这些年母亲的付出百感交集,终于把这些年堆积在心里的话化了千古绝唱——《游子吟》。

《光明日报》1992912日载:19929月香港获益出版社在香港举办了一项特别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我最喜爱的十首唐诗”。评选的结果按得票多少排序,排第一名的就是这首《游子吟》,这十首唐诗依次是:

排名

诗名

作者

1

游子吟

孟郊

2

清明

杜牧

3

静夜思

李白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

5

登乐游原

李商隐

6

春晓

孟浩然

7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8

悯农

李绅

9

早发白帝城

李白

10

回乡偶书

贺知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