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

(2022-06-12 21:33:09)
分类: 改革

《与改革同行》系列661

202266日—2022612日)

关键词: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交通运输;农田防护林

引言

20226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等五省份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此次试点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从学术研究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本周,换挡提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开启,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国务院同意在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一、法规政策

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以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保障行洪通畅,复苏河湖生态环境。(202266日)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发布。(202266日)

                                                              

专栏:“华南植物园”升级为“华南国家植物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226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同意在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从“华南植物园”升级为“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是名称的变化,还意味着优势资源的整合,是守护健康生态系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华南植物园是世界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拥有4237亩保育展示区,还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0多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约17000个分类群。蒋先生是华南植物园的“老粉丝”,35年前第一次来到华南植物园的场景,仍然令他记忆犹新。

中国是全球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多种,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据植物学家估计,中国约有珍稀濒危植物4000多种,正在建立的植物园体系就相当于它们的“诺亚方舟”。

据了解,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坚持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植物故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202266日)

《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发布。(202267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发布。(202267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等五省份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202268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610日)

二、重大事件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情况汇报,要求打通堵点完善配套充分发挥政策效应;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提升对外开放水平。(202268日)

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在北京发起成立,平台以日用品联合采购为重点,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为导向,围绕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推动系统商贸流通企业抱团发展、下沉市场,提升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供给能力和品牌影响力。(202266日)

20226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68日)

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开通仪式举行。(2022610日)

三、精彩观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指出,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货物贸易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保障民生、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撑。要切实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进一步打通交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通而不畅问题,加强重点行业、区域和企业货运保障。(202267日)

《人民日报》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元元《新材料—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文章。文章提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推动我国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需重点关注如下:一是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的变革,将不断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产品个性化、定制化、人性化成为主流,为新材料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二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材料将大有可为。新能源材料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环境友好材料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轻质高强的新型结构材料则有助于节能降耗增效;等等。(202267日)

四、最新进展                       

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202266日)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2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升幅为0.26%。(202267日)

据人社部,截至202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2.9%,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8.0%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其中,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202267日)

据水利部,截至20225月底,各地农村供水工程已开工6474处,完工2419处,提升了932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202267日)

截至2022527日,我国已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85万亿元,占已下达限额的54%,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36万亿元。国务院要求,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并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202268日)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492所,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6000万人。(202268日)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5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截至5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0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贷款余额20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022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87万亿元。(2022611日)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截至20224月底,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累计开通5G基站161.5万个,占全球5G基站的60%以上,登录5G网络的用户已经达到4.5亿,占全球5G登网用户的70%以上。(2022611日)

五、热点述评

【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储量和流量、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是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林地资产、林木资产、经济林资产和森林景观资产等,其价值是经济主体通过持有或使用森林资源而能够在未来持续获得一系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加总。

2004年开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与国家统计局连续开展了3期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项目,在森林资源价值指标体系选择、评估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从林地林木资源价值、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森林文化价值3个方面构建了定量测算我国森林资源价值存量、科学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作用及森林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为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2021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森林资源核算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我国林地林木资源积累了丰富的森林资产,全国林地林木资产总价值为25.05万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达15.88万亿元,提供森林文化价值约为3.10万亿元。

20226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等五省份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试点省份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与统计局联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竹藤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等单位提供试点工作技术支持,试点工作将于20221231日前完成。

试点工作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为统一底板,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相关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对试点省份全域及以地级市为区域单元开展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并结合林木资源及生态价值定价、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投融资政策设计、生态绩效考核、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评估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匹配性和操作性。

此次试点意义十分重大,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从学术研究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只有确立了科学权威统一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让自然资源及生态产品能够科学定价,才能真正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工作对草原、湿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引领作用,也将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硕士、博士期间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博士、博士后期间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