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史论》系列275|李佐军、田惠敏:我国首次允许外资介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式文件出台
(2019-02-20 12:36:55)2001 年10 月,外经贸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允许外资介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式文件,它为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一个法律支撑。本月,国务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国家计委等17个部门确定为审核工作重点。
一、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
国务院发布《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全面清理了截至2000年底的现行行政法规共756件。(2001年10月6日)
-
九届人大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10月22—27日)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2001年10月26日)
-
中国男子足球队在沈阳五里河球场以1:0战胜阿曼队,历史性地冲进了世界杯决赛圈。男足出线被认为是中国崛起的象征性事件之一。(2001年10月7日)
-
据《人民日报》报道,山西两年淘汰6000“五小”企业。(2001年10月13日)
-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行这样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2001年10月21日)
-
国务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国家计委等17个部门确定为审核工作重点。(2001年10月30日)
-
《读书》刊发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出,由于政府所属涉农部门在农业收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因自身的部门体制局限而不可能自觉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于是,只能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不断强化垄断体制。尽管这种垄断可以凭借政府行政权利参与对小农经济的剥夺,但由于这些部门同样难以解决与九亿农民之间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即使在个别、短期行为上似乎可以借政府名义为部门牟利,也难免在使农民现金收入下降导致的生产投资能力不断下降的互动中,最终演化出与其意图相反的结果。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恰恰就是现行部门垄断体制本身,导致政府提出的各项支农政策失灵。(2001年10月10日)
-
《中国税务》刊发陈元《我国基本建设融资体制的教训和发展——从融资方式的演变看我国基建融资体制的改革发展》的文章。文章提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走向平稳运行。在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投资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在这个过程当中,融资方式是否合理成为资源配置是否成功的首要环节,对投资的效率、质量和经济发展,以至经济制度的建立关系极大。深入考察融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有助于认识我国基本建设融资体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制定合理有效的融资制度和政策。(2001年10月20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1年10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6.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2001年完成额累计值为18423.79亿元;原煤产量当期值为8389.3万吨,2001年累计值为77147.0万吨。
五、作者点评【我国首次允许外资介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式文件出台】我国政府基于对国内金融状况的判断,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借鉴国外化解金融风险的成功经验,1999 年相继组建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负责接收、管理、处置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对利用外资处置参与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进行了尝试。外资的参与之所以必要,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中外双方的各有所需,一方致力于金融风险的防范而亟需外部雄厚资金的注入,另一方为求得自身的发展对他方广阔的市场前景虎视眈眈,双方在利益的驱使下形成的互动促成了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必然。
2000年3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签订了处置安徽蚌埠热电厂不良资产的一揽子协议,开启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序幕。2000 年11 月,国务院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进行了规范,但该《条例》对于能否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没有明确规定。2001 年10 月,外经贸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根据规定,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吸收外资对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重组。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可直接或重组后向外商出售、转让其拥有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和债权,通过协议转让、招标、拍卖等方式向外商出让其拥有的实物资产;还可以其拥有的企业股权、实物资产作价出资,在原企业基础上与外商组建外商投资企业。这是我国首次允许外资介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式文件,它为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一个法律支撑。
六、作者论谈【从过去国内外改革的经验看,“人本改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历史上,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自由宪章”、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等满足多数人权利需求的改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非国有企业改革等依靠多数人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俄罗斯的打击权贵资本改革、越南的党内民主和国会选举改革都因为得到多数人支持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EB/OL],1946-01-01/2017-12-31.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7-578.
[3]本刊编辑部.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98-2002)[J].改革,2008(6):35-36.
[4]中国共产党大事记80年大事记·2001年,人民网[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77.html.
[5]中国共产党大事记(2001年),中国经济网[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105/09/t20110509_22408898.shtml.
[6]2001年10月份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网[EB/OL]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2001年10月.
[7]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10):22-29.
[8]黄金老.外资界入不良资产处置:期待政策供给[J].中国外汇管理,2001(11):10-11.
[9]郭锡昆.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保障探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9):1-8.
[10]周纯.关于借助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几点思考[J].济南金融,2002(1):31-33.
[11]赵爱玲.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1):25-27.
[12]蔡秋生.六年新路历程: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探索[J].中国外汇,2006(11):35-37.
[13]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北京: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260.
[14]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42.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
精彩回顾:
李佐军:草根学者走向辉煌
《与改革同行》系列2李佐军、田惠敏:普惠性减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与改革同行》系列1李佐军、田惠敏:建立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李佐军、田惠敏:中国“入世”迈出重要一步
李佐军、田惠敏:1999年“审计风暴”
李佐军、田惠敏:我国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李佐军、田惠敏:启动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
李佐军、田惠敏:国企三年脱困
李佐军、田惠敏: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系统进行重大改革
李佐军、田惠敏:“苏南模式”的体制困局与反思
李佐军、田惠敏:《华为基本法》通过最后一次审稿
李佐军、田惠敏:“诸城经验”与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战略性调整
李佐军、田惠敏:“两江试点”走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前台
李佐军、田惠敏:全面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李佐军、田惠敏:国营企业“破三铁”改革半途中止
李佐军、田惠敏:上海牌轿车宣告停产,引发“市场换技术”思考
李佐军、田惠敏:国务院办公厅史无前例地为一个镇“单独发文”
李佐军、田惠敏:198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
李佐军、田惠敏:“863”计划诞生
李佐军、田惠敏:巴山轮会议——改革关键节点的重要国际会议
李佐军、田惠敏:莫干山会议——1984年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李佐军、田惠敏:莫干山——我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李佐军、田惠敏:四川省广汉县率先在全国进行县级机构改革试点
李佐军、田惠敏:陈志雄承包鱼塘引发雇工之争
李佐军、田惠敏:章华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个体工商户
李佐军、田惠敏:陈春先创办我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