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史论》系列271|李佐军、田惠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同时举行。朱镕基亲临格尔木市出席开工典礼,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青藏铁路全线开工。这是朱镕基总理等为工程开工奠基。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典礼现场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001年
-
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6月6日)
-
国务院发布《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6月13日)
-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2001年6月13日)
-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限期取缔拼装车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6月28日)
-
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01年6月11日)
-
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成立。(2001年6月15日)
-
中国银行与海尔集团公司在青岛签署3亿美元全球授信额度协议。这是中国银行给予我国第一家企业全球性授信。(2001年6月17日)
-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01年6月26—30日)
-
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举行。(2001年6月29日)
《经济研究》刊发银温泉和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的文章。文章提出,地方市场分割现象是我国从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有其深厚的体制根源和经济社会根源,其中一些因素可以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消除,有些则可能长期存在。但是,如果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在当前主要是体制性问题,尤其是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转变政府职能,那么,地方市场分割现象将有可能在5到10年的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的扭转。(2001年6月5日)
四、重要数据-
据海关统计,截至2000年6月6日,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达到1020.6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2000年同期增长24%,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征收关税351.59亿元,征收进口环节税669.01亿元。(2001年6月8日)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1年6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2001年完成额累计值为8928.03亿元;原煤产量当期值为8093.8万吨,2001年累计值为45505.2万吨。2001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6726.6亿元。
【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但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001年
【非国有企业改革符合“人本改革”的要求】非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是创造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奇迹的主要力量。非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表现在减少国有企业垄断以腾出非国有企业发展空间、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负担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类似,非国有企业改革也满足了许多人从体制外增加自己收入的需求,即符合“满足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给了很多人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和依靠自己成就事业的舞台,即符合了“依靠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所形成的灵活分配制度(交完税收后就可自行决定利润分配)和自主经营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一方面充分激励了许多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约束了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即符合(制度)“引导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也使许多创业者和经营者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人力资本、扩大资本投入等,即符合(资源)“装备人”的要求。非国有企业改革还促使许多人不断寻求新的商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新行业和新产品、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即符合促进市场分工协作以“安置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EB/OL],1946-01-01/2017-12-31.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3-574.
[3]吴晓灵.中国金融改革大事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585-590.
[4]本刊编辑部.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98-2002)[J].改革,2008(6):34-35.
[5]中国共产党大事记80年大事记·2001年,人民网[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77.html.
[6]中国共产党大事记(2001年),中国经济网[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105/09/t20110509_22408898.shtml
[7]2001年6月份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网[EB/OL] 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2001年6月.
[8]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6):3-12.
[9]曾天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分析[J].山东教育科研,2001(9):5-7.
[10]邹保禄,顾晓玲.论科教兴国战略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2):85-87.
[11]张志勇.关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2):70-77.
[12]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39-140.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
精彩回顾:
李佐军:草根学者走向辉煌
《与改革同行》系列4 | 李佐军、田惠敏:设立科创板:吹响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号角
《与改革同行》系列3 | 李佐军、田惠敏: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与改革同行》系列2李佐军、田惠敏:普惠性减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与改革同行》系列1李佐军、田惠敏:建立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李佐军、田惠敏:中国“入世”迈出重要一步
李佐军、田惠敏:1999年“审计风暴”
李佐军、田惠敏:我国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李佐军、田惠敏:启动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
李佐军、田惠敏:国企三年脱困
李佐军、田惠敏: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系统进行重大改革
李佐军、田惠敏:“苏南模式”的体制困局与反思
李佐军、田惠敏:《华为基本法》通过最后一次审稿
李佐军、田惠敏:“诸城经验”与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战略性调整
李佐军、田惠敏:“两江试点”走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前台
李佐军、田惠敏:全面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李佐军、田惠敏:国营企业“破三铁”改革半途中止
李佐军、田惠敏:上海牌轿车宣告停产,引发“市场换技术”思考
李佐军、田惠敏:国务院办公厅史无前例地为一个镇“单独发文”
李佐军、田惠敏:198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
李佐军、田惠敏:“863”计划诞生
李佐军、田惠敏:巴山轮会议——改革关键节点的重要国际会议
李佐军、田惠敏:莫干山会议——1984年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李佐军、田惠敏:莫干山——我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李佐军、田惠敏:四川省广汉县率先在全国进行县级机构改革试点
李佐军、田惠敏:陈志雄承包鱼塘引发雇工之争
李佐军、田惠敏:章华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个体工商户
李佐军、田惠敏:陈春先创办我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