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观经济下的2008汽车业之二:货币政策紧缩下的汽车众生相之找“钱”的日子

(2008-01-17 15:51:58)
标签:

汽车

分类: 亦正

货币政策紧缩下的汽车众生相之

找“钱”的日子

王秋凤/文

 

    经过与厂家协商,王元长(化名)本该在12月底从厂家进行的一轮大规模车型和零配件采购推迟了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厂家都是要求全额付款。他想在这一个月的时间消化一批库存车型,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消化来多筹集一些资金,尽量减少从银行的贷款。

    减少从银行贷款的原因很简单,国家的货币政策从紧,已经让他这个资质并不太好的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的难度上升,额度下降,尤其是一次次加息,已经让他挣钱的成本提高了很多。

    不到三年的时间,作为某自主品牌的经销商老总,王元长从一个只关注自己品牌汽车厂商的成长的老总,几乎转变为一个密切关注货币政策的专家。

    2007年,11次上调准备金率,6次加息,王元长非常明白,这已经不再是原来宏观调控带来的稳健财政政策———银根收紧、购车贷款紧缩等那么简单了。果然,12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证实了他的想法。会议上确定了2008年经济发展的基调:从“一个防止”到“两个防止”,从“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这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更引王元长注意的一句话是,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对此解释说:“从紧意味着明年将会比稳健更加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多的经济专家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小企业。

    这意味着,王元长的4S店受到的影响将更大,因为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随便说一家汽车厂家都是大企业,他们的贷款或有国家支持,或者都上市去资本市场融资了”,王元长心理明白,像他这样,原来靠商业贷款来滚动发展的企业的明天的确是个问题。

    四年前,凭借手头的一大笔资金和银行的受信,王元长一头扎进了汽车经销商的队伍。当时,申请那些大品牌合资企业的经销店在资金和难度上都很大,他选择了投资相对较小,但当时却火热的自主品牌,也像摸像样的建设了一个4S店。

    那时候,他从银行贷款还不是那么困难,利息也可以接受,甚至来店里购车的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银行贷款。为了提高销售,他还联系过信贷的中介,来协助消费者做贷款购车。

    但时间不长,从2005年开始,他从银行贷款变得手续复杂,而且有些艰难。那些贷款购车的消费者更是如履薄冰,甚至5年贷款光利息都快有半个自主品牌车的价格了。

    王元长曾一度羡慕一汽大众那样的经销商,有一汽财务还有大众金融的支撑,甚至其他很多合资品牌的厂家都已经开设了汽车金融,经销商贷款几乎不成问题,免去了担保等很多环节不说,贷款几乎不是问题。

    后来他与几位一汽大众和其他品牌经销商老总聊天才知道,他们的状况比自己好点有限。“有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手续是简单了,但利息也得交啊,甚至比从银行贷款,利率还要高一点,省去的就是抵押、担保等相对复杂的手续,而且也需要各种资质上的审核。”一位一汽大众的经销商老总告诉她。

    甚至另外一个老总告诉他,“我们品牌的汽车金融根本没有对经销商开放,仅仅是给消费者提供信贷方式购车,但随着银行利息的增加,汽车金融的利息也哉增加。我们那里和很多4S店一样,信贷购车的消费者比例已经不到7%。”

    不过,王元长也明白,那些合资品牌的经销商还是比自己情况要好,他们车的销量和利润都要高一些,企业的现金流也比自己充裕很多,贷款上资质也更好些。

现在,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元长担心的不是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份额下滑这样的消息,而是如何去“弄”钱来继续滚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