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英烈树”
(2024-04-15 22:51:08)
标签:
湖北京山杨集英烈树 |
分类: 文学习作 |
在京山市杨集镇集镇街南边,有一棵苍劲挺拔的枫杨树,本地人叫柳树,它就是从前驰名鄂中的“英烈树”。清明时节,我们走进杨集镇“英烈树”,开展纪念英烈祭扫活动,以表达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
这棵百年古柳,地处杨集镇政府斜对面,滶河之南岸,树高约20米,胸径近2米,树干粗壮,树冠硕大,枝繁叶茂。相传光绪十三年(1888年),此树由街南头童老三所栽,树龄已有130多年。
据讲解员介绍,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带领工农红军第三军在杨集建立苏维埃政权。1932年秋,京山西北第一任中共党支部书记、农民协会会长许道安,就在这棵柳树下被国民党杀害,同时牺牲的还有2名红军战士。1943年3月,新四军巴家冲联络站站长、京钟游击大队第二中队队长周洪元被国民党抓获后,在此树下施用酷刑一天一夜,第二天英勇就义。1943年8月,中共京山县委委员兼康龙乡分区委书记廖卫坤,被绑在这棵柳树上,喊一声“共产党万岁”就被敌人捅一刀,在被捅37刀、打了2枪之后,才壮烈牺牲。
在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扑灭革命烈火,威胁苏区老区人民群众,在这棵柳树下屠杀了2名红军战士和4名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些革命先烈,当地政府将柳树命名为“英烈树”,柳树南边的老街改名“英烈路”,教育人民世世代代铭记、缅怀革命先烈。
如今,“英烈树”已建成小微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记忆党建示范带,收集了杨集革命历程与英雄故事,展现了周洪元、廖卫坤、杨保洁等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党员群众传承革命历史,延续红色根脉。
杨集“英烈树”纪念园,柳树掩映,庄严肃穆。柳树拔地倚天,树冠宽广,枝叶茂密,矗立在我们面前。我仿佛看到,这棵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又像一个威武的哨兵,粗壮笔直的树干直插云霄。走近“英烈树”,令人肃然起敬,大家列队肃立树下,向英勇献身的烈士鞠躬默哀,面向鲜血染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在荆楚大道,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铭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