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外祖父立墓碑

标签:
清明节外祖父立墓碑 |
分类: 情感告白 |
今年清明节,我们给外祖父坟墓立碑,了却了八旬老母亲的一个心愿。因为外祖父母无儿子,外祖母早年病逝后,现在不知埋葬何处,多年来让母亲难以饶恕自己。
这次给外祖父立碑,需要写墓志铭,我才从母亲的记忆中获悉:外祖父生于1910年,仅兄弟两个,弟弟被国民党抓壮丁带走,后来杳无音信。外祖父母只生育两个女儿,我的母亲和姨,成人后都出嫁了,二老晚年单独过。1981年,外祖父去世。
早在1969年,外祖母就病逝了,终年56岁,埋在老家后面一山岗上。七十年代农村修梯田时,外祖母的坟墓被挖平改田,其骨骸被人取出,移至一田埂下掩埋。多年以后,由于没有坟堆,又未立墓碑,不知骨骸埋在何处,成为母亲心中最大的遗憾。为了有个祭祀之处,母亲父亲在外祖母安息之地,筑起一座假坟墓。每年清明节,我们前去上坟扫墓,以缅怀先辈,寄托哀思。
外祖父离世43年了,父母亲对其坟墓加以看管,一直想立一块墓碑,方便后人寻找祭扫,不能像外祖母的坟墓一样遗失。但是农村有个老规矩,姑娘女婿不能给娘家老人立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我跟外祖父的家门堂侄孙协商,以他们的名义立碑,堂舅表兄弟同意了,在碑上同署堂内孙、外孙之名。80岁的母亲十分高兴,拿出积攒的1000元钱,支持购买制作墓碑,以表达一份孝心。今年清明节,我们将墓碑竖立在坟前,举行了祭祀仪式,族人后人前来参加。若干年后,不愁找不到外祖父坟墓了。
墓碑是为了标记逝者墓地和纪念逝者,以便家人们能够找到并进行祭祀。它们传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也代表了家族的延续和文化传承。百善孝为先,父母亲做出了榜样,我们将传承孝道之光。
(2024.4.1,湖北省审计厅网站发表)